产生表证的主要原因是() A.外邪直中 B.劳倦所伤 C.里邪表出 D.六淫初袭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产生表证的主要原因是()

A.外邪直中

B.劳倦所伤

C.里邪表出

D.六淫初袭

考点:中药调剂员中药调剂员综合练习中药调剂员综合练习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分钟后,测D的浓度为0.5mol/L,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1,c(A):c(B)=3:5,求:

(1)X的值;

(2)B的平均反应速率;

(3)开始时A,B的物质的量

(4)反应5分钟时A的浓度.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由于组织对技能等级内的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和选择技能的具体要求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内涵的技能薪酬结构,可供组织选择的薪酬结构有()。

A.按件计酬模型

B.按时计酬模型

C.阶梯模型

D.技能模块模型

E.积分累计模型

题型:单项选择题

(),资金制约转变为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级管理、营销、财务、金融以及科研人才的制约。

A.种子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起步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般认为,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对骨组织的影响

B.对钙磷代谢的影响

C.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

D.对牙齿的影响

E.以上都正确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提到考古,一般人的印象可能就是考古学家蹲在地上拿着手铲一点一点地挖土,历经辛苦,把埋藏在地下多少年的各种人工遗迹和遗物挖出来。确实,早期的考古大都如此进行,但自20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被引入考古学,一系列重大发现的背后也有高科技仪器设备的功劳。
开展考古工作,首先必须进行普查,搞清楚地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考古工作者在野外徒步行走,采集暴露在地表的古代人工遗物,辨认地下的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由此来确认遗址和遗迹的布局。这些工作都是相当费时、费力的。而遥感技术的应用就能更快地了解一定地理范围内的情况。
遥感考古就是运用航天飞机、卫星、飞机等各种飞行器上装备的航空摄影机、成像扫描仪来接收地面的影像资料,目前商用卫星影像的全色波段分辨率已经达到了1米。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科技可以对这些影像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再依据土壤颜色、遗迹在太阳光斜射下的阴影标志等综合知识来判定遗址或遗迹的分布特点。
挖掘出古代文物后,就要对其进行年代测定。目前测定年代最先进的方法是碳—14断代法。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植物都要摄取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元素,才能不断生长、繁殖下去。而动物又是靠直接或间接食取植物生存的。因此,动植物体内所含的碳元素中,放射性碳—14的浓度必然也是达到一定的[ ]值。然而,当动植物体死亡以后,体内碳—14的浓度就要发生变化。不会再增加新的碳—14。从这时起,死亡的个体原先含有的碳—14的浓度要按照其 5568年的半衰期一半一半地不断减少下去。通过测定碳—14的浓度就可以进行断定年代的工作。20世纪70年代后期,加速器质谱法的兴起,使该方法的测定灵敏度大为提高,所需样品量由克级降低到毫克级,而且测量时间缩短。目前加速器质谱测年精度比较好的可达6‰。总体上,碳—14测年方法最高可测年代范围为5万年左右。对耶稣裹尸布、楼兰女尸的年代鉴定等就是采用碳—14的测年方法。
对古代人类进行家系鉴定和种族鉴定非常重要。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古代生物遗骸中提取DNA片段并进行分析是考古学研究的新领域。哺乳动物的线粒体DNA是按照一定顺序连续排列的DNA链。在其死亡以后,这个DNA链在氧化、水解及环境微生物的作用下断裂和降解。自从证实在古代人类的遗骸中依然保存着遗传基因,并且可以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其进行扩增以后,对古代人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便蓬勃开展起来。

对“早期的考古大都如此进行”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考古学家用手铲把埋藏在地下的各种人工遗迹和遗物挖出来

B.考古工作者在野外徒步行走,采集暴露在地表的古代人工遗物

C.通过碳—14来进行断定年代的工作

D.考古工作者凭眼力经验或放大镜来识别文物的真伪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