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19日某建筑施工队在某城市—街道旁的一个旅馆工地拆除钢管脚手架。钢管紧

题型: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2001年2月19日某建筑施工队在某城市—街道旁的一个旅馆工地拆除钢管脚手架。钢管紧靠建筑物,临街面架设有10kV的高压线,离建筑物只有2m。由于街道狭窄,暂无法解决距离过近的问题。上午下过雨。安全员向施工工人讲过操作方式,要求立杆不要往上拉,应该向下放。

下午上班后,在工地二楼屋面“女儿墙”内继续工作的泥工马某和普工刘某在屋顶上往上拉已拆除的一根钢管脚手架立杆。向上拉开一段距离后,马、刘以墙棱为支点,将管子压成斜向,欲将管子斜拉后置于屋顶上。由于斜度过大,钢管临街一端触及高压线,当时墙上比较湿,管与墙棱交点处发出火花,将靠墙的管子烧弯25°。马某的胸口靠近管子烧弯处,身上穿着化纤衣服,当即燃烧起来,人体被烧伤。刘某手触管子,手指也被烧伤。

楼下工友及时跑上楼将火扑火,将受害者送至医院。马某烧伤面积达50%,由于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于2月20日晚12时死于医院。刘某烧伤面积达15%,三根手指残疾。

经查,马某未接受足够的业务培训和安全培训,刘某从农村来到施工队仅仅4天。请判断下列事故原因分析的对错。

高压线距建筑物过近,未采取隔离或断电措施。

考点:建筑类湖南三类人员考试湖南三类人员考试题库
题型: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维生素D在体内必须经过两次羟化作用后始能发挥生物效应,首先经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中25-羟化酶作用生成25-羟维生素D,后在细胞肝中的1-α羟化酶的作用下再次羟化,生成有很强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

题型: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不慎发生了根管治疗器械误吸或误吞时,处理措施如下,不恰当的是()

A.住院观察并拍X线片检查

B.安抚患者并通知家属

C.记录患者消化系统既往史

D.给患者润肠食物或服泻药

E.查患者大便发现排出的器械

题型: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房屋所有权消灭的主要内容中,不包括( )。

A.房屋所有权的法律处分
B.自然灾害的破坏
C.权利客体灭失
D.权利主体消亡

题型: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熬制沥青的锅灶附近应备有防火设备,如铁锅盖、灭火机、干砂、铁锹、铁板等。( )

题型:判断题 案例分析题

回答有关人体内环境自稳态问题。

在运动过程中身体需要维持稳定状态。图1和图2分别表示一个运动员与一个常人在运动和休息状态下每分钟的血流量(用心输量表示)和耗氧量数据。

图中数据显示,休息状态和大运动量时比较,运动员和常人的心输出量和肌肉耗氧量都出现了变化,分析其中的原因: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