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是谁提出的:() A.钱乙 B.万全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小儿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是谁提出的:()

A.钱乙

B.万全

C.陈文中

D.陈飞霞

E.夏禹铸

考点:中医全科住院医师中医儿科中医儿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等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

主要试剂及仪器:1mg/mL的标准麦芽糖溶液、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如下图所示)。

步骤二:略。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碘液变蓝色,-表示碘液不变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赤霉素诱导淀粉酶合成的主要机理是_____________。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该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材料一:“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二:“我们也知道单有白话未必就能造出新文学;我们也知道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但是我们认定文学革命须有先后的程序: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请回答

(1)你知道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哪方面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掌握的其他知识,你能简要指出胡适的新文学观吗?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男性,74岁,突发头疼,意识丧失1h,既往有高血压并死后。行99Tcm-ECD脑血流断层显像横断层如图,诊断是

A.双侧额叶脑梗死

B.左侧颞叶脑梗死

C.左侧部分顶叶脑梗死

D.右侧顶叶脑梗死

E.右侧小脑梗死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中性粒细胞增加见于()

A.脾破裂

B.大叶性肺炎

C.伤寒

D.流脑

E.百日咳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简述扦样的过程必须遵守的原则。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