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隋朝前期发展经济的措施。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问题:

简述隋朝前期发展经济的措施。

考点:简明中国古代史简明中国古代史题库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金色的光芒”是指[ ]

A.狐狸的脚印在耀眼的朝阳下发出金色的光芒。

B.这几只狐狸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是金色的。

C.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和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在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中,不必考虑筹资费用影响因素的是( )。

A.长期借款成本

B.债券成本

C.保留盈余成本

D.普通股成本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

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

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

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

A.血虚证

B.温燥证

C.阴虚证

D.津液不足证

E.阳虚证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世界石油经济战略态势(截至2003年底)

——资料源于新华社(2004年10月14日)报道

材料2

我国石油的总资源量约为940亿吨,可开采资源量约是160亿吨。50多年来,仅找到60亿吨可采储量,这就是说至少还有100亿吨左右的储量亟待我们进一步勘探发现。……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石油日消费量已达约548万桶,仅次于美国。……我国石油储备的情况是:长输管储存量为2~5天,铁路运输储量为7~15天,水路运输储量为15~25天,石油系统内部原油的综合储量为21.6天。以上均为生产性储备,没有战略储备。(国际能源机构要求其成员国建立可供90天需求的石油储备,发达国家一般有120~200天的战略储备。)下表是我国石油长期供需平衡状况。

——根据《石油与国家安全》和《中国国家战略问题报告》整理

(1)结合材料1,简要分析世界石油经济战略态势的特点。

(2)结合材料1、2,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

选做题Ⅱ:

下面是一组关于统一战线的材料:

材料1

国民党虽然有许多缺点与错误,然终为中国唯一革命的民主派,自然算是民主的联合战线中重要分子。

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以工人农人及小资产阶级革命的党派或分子为主力军,向一切帝国主义者加以攻击;同时亦可联合半民族运动的党派,向一派帝国主义者作战(例如资产阶级反对日本时)。

——摘自(1922年11月)《中 * * 党对于目前实际问题之计划》

材料2

完成中国的民族解放及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之任务,现在已经完全放到工农运动身上,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才能履行这一任务;只有工农的民权独裁与国际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以及一切资产阶级直接斗争——“民族”资产阶级亦在其中——如此,方能履行这一任务。

——摘自(1927年8月21日)《中 * * 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

组织各色各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公开组织,或者参加一切已经存在的反帝组织而夺取他们的领导。经过这些组织正确实行反帝运动中的下层统一战线,和吸收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阶层参加斗争。

——摘自(1931年9月22日)《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

材料3

党的策略路线,是在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只有最广泛的反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层的与上层的),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其走狗蒋介石。

——摘自(1935年12月25日)《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

材料4

在日本帝国主义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下,国民党中央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一方面继续揭破他们的每一退让、妥协,丧权辱国的言论与行动,另一方面要向他们提议与要求建立抗日的统一战线,订立抗日的协定。

——摘自(1936年9月1日)《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材料5

根据于资产阶级及国民党内部的开始向着抗日救国方向的变化,本党从一九三六年八月即发表了“致国民党书”,提出了为“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总目标。在这一总目标下,我们主张“联蒋抗日”与“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发生后,本党本此方针,调解双方冲突,使内战得以避免,和平获得最后的胜利。本党对于联合全民族一致抗日的忠诚,至此才为全国各界所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无疑的是全中国民族的胜利,也是本党新政策的胜利。

——摘自(1937年4月15日)《中 * * 党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和2,指出“下层统一战线”与“联合战线”相比其构成有何变化说明这一变化的主客观原因。

(2)比较材料2、3、4、5,指出党的策略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3、4、5,说明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客观依据。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为什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统一战线问题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