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弯道、交岔口、风门等处时,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

题型:判断题

问题:

在采区巷道行走通过弯道、交岔口、风门等处时,应“一停、二看、三通过”,随时注意来往车辆。

考点:龙煤集团班组长考试龙煤集团电气班组长考试龙煤集团电气班组长考试题库
题型:判断题

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2、H2、NH3浓度分别为0.1mol/L、0. 3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N2为0.2mol/L,H2为0.6mol/L

B.N2为0.15mol/L

C.N2、H2均为0.18mol/L

D.NH3为0.4mol/L

题型:判断题

患者,男,35岁,主诉"舌感异常"到医院就诊,确诊为舌癌,入院治疗。其病情为病灶尚未转移。按当时的医疗水平及治疗手段,只有早期切除病灶才能挽救患者。医生把治疗意见向患者的家属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向患者做工作,着重说明"病灶盘是溃疡,因为是恶性的,所以必须切除舌头的1/3。"患者本人坚决反对手术。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又向患者解释说,不是切掉舌头,而是烧灼舌头的溃疡部分。患者在这种情况下答应了手术,切掉了舌头的1/3,术后出现语言障碍,咀嚼、味觉功能减退。患者认为医生欺骗并坑害了自己,因而忧郁愤懑,在精神和肉体上蒙受了极大的痛苦。后患者上告法院要求赔偿,该案例最终经调解并说明医生手术的目的与动机后,患者撤回了上诉。

本案例患者上告法庭,最主要理由是()

A.医生手术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但效果不好

B.医生切除1/3舌部虽是本手术的指征,但过多地损害病人和利益

C.医生手术的动机与手段与病人当时所能承受心理状态不相一致

D.医生当时用"只是烧灼舌的溃疡部分"的隐瞒病情手段来行施手术

E.医生没有向病人说明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后遗症,病人思想准备不够

题型:判断题

以“模式标本采集圣地”闻名于世的地方是()。

A.鼓浪屿

B.武夷山

C.井冈山

D.杭州

题型:判断题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题型:判断题

1970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是[ ]

A、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发射中进程地地导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