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6岁,SLE病史10年,蛋白尿(++-++++),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女,36岁,SLE病史10年,蛋白尿(++-++++),长期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病情不稳定,近2月来病情加重,高度水肿,尿少,血肌酐快速上升至445umol/L,下一步将采取何种治疗()。

A.肾脏穿刺病理检查

B.C,CH50检查

C.对症治疗

D.中医中药治疗

E.抗核抗体谱检查

考点:北京住院医师皮肤科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女性,54岁,反复低热2月余,午后热甚,伴胸闷纳呆,肢体倦怠,头昏头重,时有呕吐,大便稀溏,口苦,苔白腻,脉濡。

最佳诊断是()

A.外感发热之脾胃湿热证

B.虚劳之脾气虚证

C.呕吐之痰饮内阻证

D.内伤发热之湿郁发热证

E.内伤发热之阴虚发热证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分别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

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淀粉、葡萄糖、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51岁。2004年6月15日因"体检时胸片发现右下肺占位性病变2天"入院。入院后胸部CT示:右下肺占位性病变,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不排除右下肺门淋巴结转移。纤维支气管镜见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新生物,活检报告为"右下肺腺癌"。经完善术前检查后患者于2004年6月23日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右肺下叶,大小约6cm×6cm×5cm,胸膜在肺表面有凹陷、皱缩,肺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并融合,右肺上、中、下三叶间裂完整。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报告为:"右肺下叶中分化腺癌,肺门淋巴结(7/9枚)、纵隔淋巴结(1/7枚)癌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5枚)及支气管残端未见癌组织"。患者术后于2004年7月19日~10月21日行辅助化疗4周期,2004年11月13日~12月22日行放疗50Gy/25F,放疗结束后患者在门诊随访。2006年2月17日因声嘶行胸部CT示:纵隔淋巴结增多、肿大,转移癌可能。遂于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行化疗6周期,复查胸部CT示: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遂停止治疗,门诊随访。患者2007年5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遂于2007年5月11日起行分子靶向治疗至今,期间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明显缩小。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如果你是患者的主治医生,那么在2006年2月20日~7月31日间可以为患者选择的化疗方案有()

A.吉西他滨+顺铂

B.紫杉醇+顺铂

C.多烯他赛+顺铂

D.紫杉醇

E.多烯他赛

F.培美曲塞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甘露醇在片剂中的作用是()

A.稀释剂

B.吸收剂

C.黏合剂

D.润滑剂

E.崩解剂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原型化方法实施中,其模型化阶段的重要目的是( )。

A.开发用户需求

B.形成最终产品

C.子系统原型化

D.建立初始模型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