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哪一项是建立因果关系的第一步:()。 A.确定相关属性 B.确定第三变量 C.确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下面哪一项是建立因果关系的第一步:()。

A.确定相关属性

B.确定第三变量

C.确定统计方法

D.确定相关关系

考点: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合同部分无效时( )。

A.其他部分可能有效

B.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C.由权利人决定合同是否有效

D.整个合同无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2004年4月2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任务繁重、艰巨、紧迫。白皮书指出,近年来,在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城镇失业率的急剧上升。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2004年,中国政府确定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为新增就业9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7%左右。白皮书指出,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 9.4亿人。白皮书阐述了21世纪前期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就业总量达到8.4%亿,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水平,社会总体上处于比较充分的就业状态。 材料2 2005年9月召开的我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权威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引起广泛关注:1994年至今的10年间,我国创造就业岗位超过8000万个;1998年至2003年,189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今后两到三年内,每年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000万左右,而城镇年度需要安排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这意味着在政府强力调控下,每年将仍有1400万就业缺口。 材料3 经济学家赵晓不久前完成一项关于中国失业问题的课题研究。赵晓说,要从供需两方面来看我国的就业问题。 中国所面临的失业与就业问题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典型失业不可同日而语。在西方历史上,如30年代大萧条,荚、英、法等国也有近千万人的失业,但主要是由需求不足引起的。只要需求上去了,失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认为,中国的失业,一部分是由就业岗位总量绝对少于劳动总量引起的失业;另一部分是由需求不足引起的某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和人员失业。根据专家的计算,前一种失业人口大约在1.5亿左右,后一种失业人口大约在3000万至5000万。也就是说,中国的失业问题中非需求因素占了主导。“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材料4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淮看来,经济全球化也限制了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就业岗位的释放。他说,日元贬值与日本5%的失业率有关,日本现在出现“中国威胁”论也是因为就业岗位的竞争,导致日本出现产业空心化。美国加征钢铁关税,之所以不惜动用201条款,是因为美国还有15万钢铁工人,要保证他们的饭碗。而中国家电业在欧洲遭到反倾销,也是欧洲国 * * 护就业的表现。陈淮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优化配置和国际间的重新分工。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就意味着有限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并依据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原理分析中国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及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要性。 (2)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失业问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符合纽曼对“一级预防”阐述的是()。

A.采取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

B.预防应激原侵犯或减少侵犯的可能,加强机体正常防御

C.帮助病人预防并发症

D.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

E.采取预防措施使其在受到侵犯后恢复平衡

题型:单项选择题

软件质量的判断绝不只限于程序中的错误,在()产生的错误会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影响最大。

A.编码阶段

B.测试阶段

C.概要设计

D.详细设计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类似下边漫画中的现象,这主要说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