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张女士离婚两年了,有个16岁的女儿,读高二。前夫是中专同学,离婚原因是前夫性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42岁的张女士离婚两年了,有个16岁的女儿,读高二。前夫是中专同学,离婚原因是前夫性格内向,不愿意沟通,两个人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女儿上初二之后,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夫妻开始分居,很少有机会过夫妻生活。女儿升高中考试结束后,两个人就办理了离婚手续,女儿由张女士抚养。一年前张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刘先生,他是技术管理人员,48岁,妻子因车祸去世,有一个上大二的儿子。两个人相处半年后,都感觉对方善良脾气好,且都是正经过日子的人,就决定结婚。没想到新婚不到半年就开始争执不断,张女士发现丈夫总背着自己给其儿子攒钱,经济收入不透明;对女儿的关心不够,对死去的妻子总是念念不忘,还拿她的优点和自己的弱点相比较;不主动做家务,常常在外面应酬,对家庭越来越不关心;还常常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这让张女士开始迷惑,自己是否选错了人,是否应该结束第二次婚姻。

再婚家庭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为()

A.再婚后的夫妻各自要为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子女负担一定的抚养教育费用

B.要负担双方父母的赡养费用

C.要负担再婚后生活在一起的继子女的抚养费用

D.再婚后夫妻一方死亡后的财产继承问题

考点:婚姻家庭咨询师考试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题库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明星学校在一次数学检测中,八年级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表:
分数5060708090100
人数甲班161211155
乙班351531311
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的众数为______分,乙班的众数为______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_____班.
(2)甲班的中位数为______分,乙班的中位数为______分,甲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乙班成绩在中位数以上(包括中位数)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从中位数看成绩较好的是______班.
(3)甲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分,从平均成绩看成绩较好的班是______班.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肝炎时出现的毛玻璃样肝细胞的胞质中含有大量()

A.HBsAg

B.HBCAg

C.HCV

D.HAV

E.HDV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进入火场进行救助时正确的做法是()

A.带呼吸器,穿好防火衣,系好安全带,并戴防爆照明灯

B.为减少伤亡最好是一人进入火场,其他人员进行保护

C.行走时将身体重心置于前腿,并曳步而行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甲公司为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盈余公积计提比例为10%。2008年年初发生如下事项:
(1)2008年年初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合理地将计提折旧的方法由原来的直线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不变;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已经使用5年,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2)2008年年初由于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对外出租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150万元,已计提折旧15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未计提减值准备。转换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3)由于低值易耗品在企业资产中比例减少,2008年年初将其核算方法由原来的五五摊销法改为一次转销法。
(4)2008年年初,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按完工百分比法,2008年以前按完成合同法确认的收入为80万元,按照完工百分比法应确认的合同收入为60万元,税法上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5)由于应收账款收账风险加大,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0.4%改为0.5%。 2008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期末余额150万元。
(6)由于执行新准则,将短期投资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其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该短期投资2008年年初账面价值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80万元。变更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甲公司就其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后续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

A.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为80万元,同时要调整留存收益22.5万元

B.2008年应冲回坏账准备0.05万元

C.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与自用房地产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15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

D.2008年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为20万元

E.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方法的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

题型: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年龄影响力

B.个性影响力

C.职称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