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比较工人、干部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有无不同,进行了X2检验,X2值为9.56,X2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为比较工人、干部中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有无不同,进行了X2检验,X2值为9.56,X2(0.05,1)=3.84,应得出的结论是

A.接受π1=π2

B.拒绝π1=π2

C.接受π1>π2

D.拒绝π1>π2

E.拒绝μ1=μ2

考点: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33
题型:单项选择题
平面内有四个点O、A、B、C,记
OA
=
a
OB
=
b
OC
=
c
,向量
a
b
c
 满足
a
+
b
c
=0,其中λ为实数.
(1)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求λ的值;
(他)当λ=1时,且
a
b
=
b
c
=
c
a
=-1,试判断△ABC的形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纣建造了“酒池”“肉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殷都附近还有从全国掠夺来的巨大粮仓。

材料二 周厉王霸占山川林泽,不准平民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捕鱼,平民表示不满。周厉王竟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论和行动,谁有不满,就杀谁。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的商纣王、周厉王各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在夏朝的历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君主,他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做法造成了什么后果?试举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总结出什么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交通工具速度(千米/时)时间(时)路程(千米)
自行车126
汽车15900
火车901080
题型:单项选择题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符合规划要求的做法是( )。

A.城市道路的走向应有利于通风,最好与夏季主导风向垂直

B.城市道路路线转折角大时,转折点宜放在交叉口上,不宜设在路段上,既可丰富道路景观,又有利于交通安全

C.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50 km/h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带

D.应根据交通流量大小确定道路红线宽度及道路断面形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

【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乙】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甲诗与乙诗中都提到了“故人”,甲诗中的“故人”指________,乙诗中的“故人”指_________;“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两句诗也是_____________中的“故人”写的。

2.甲诗与乙诗表现的送别季节都是_______________,甲诗能反映出这一时令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乙诗能体现这一时令特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3.甲诗一开头就点明了友人惜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西辞”说明朋友要去的广陵在___________;乙诗一开头也点明了与友人惜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看,友人要去的地方在____________。

4.甲诗与乙诗都描摹了送别的景色,但两诗有所不同:甲诗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乙诗则先_________后_________,情中言事。

5.甲诗的第一、二句除了勾画出惜别的画面外,还烘托了南方三月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环境气氛,从中可触摸到诗人内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乙诗的第一、二句写了“雨”“柳”这些景物,从春寒料峭、凄清冷落的氛围中,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6.甲诗中表现诗人长久翘首凝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别后生活牵挂与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诗与乙诗都有言外之意。甲诗第一句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诗第二句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