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肌挛缩常继发于下列哪一种损伤()A.肩关节脱位 B.肱骨干骨折 C.桡骨下端骨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缺血性肌挛缩常继发于下列哪一种损伤()

A.肩关节脱位

B.肱骨干骨折

C.桡骨下端骨折

D.肱骨髁上骨折

E.肘关节脱位

考点:骨外科学主治医师骨外科专业实践能力外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骨外科学专业3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所成的像会变大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打开驾驶室内的电灯

C.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D.漫反射现象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题型:单项选择题

心脏各房窒增大有何X线表现?

题型:单项选择题

膝关节外侧脱位多合并()

A.胫骨平台骨折

B.外侧半月板损伤

C.腓神经损伤

D.外侧副韧带损伤

E.内侧副韧带损伤

题型:单项选择题

25000KVA电炉变压器为31级电压变压器,即恒功率和恒电流电压级数为()。

A、1~14级为恒电流、15~31级为恒功率

B、1~14级为恒功率、15~31级为恒电流

C、1~15级为恒功率、16~31级为恒电流

D、1~15级为恒电流、16~31级为恒功率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甲”。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乙”、韩翊的《秋斋》“丙”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峰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丁”,道出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 * * 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来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下面的词语能表现金冬心竹画艺术特色的一项是:

A.雄健、豪放

B.古拙、质朴

C.雅致、逼真

D.萧疏、独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