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与习惯性流产有相关性的检查是()。A.抗着丝点抗体 B.抗磷脂抗体 C.抗RNP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提示与习惯性流产有相关性的检查是()。

A.抗着丝点抗体

B.抗磷脂抗体

C.抗RNP抗体

D.抗组蛋白抗体

E.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考点: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妇产科学妇产科学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为了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的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一架僵硬机体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作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又悠悠然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得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西湖来做一任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有没有他的才份。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做了志向。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的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

  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书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1. (4分) 作者认为,“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其原因是什么?请分两点作答。

 答:

2. (4分)为什么作者说白居易、苏东坡“是难以追随的”,“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3. (4分)第二段,作者举林和靖的例子,用意是什么?

 答:

4. (2分)第四段中,“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和“总体上的不道德”分别指什么?

 答:

5. (4分)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

A.这篇散文缘景而议,借白堤和苏堤赞扬了白居易、苏东坡为代表的中国文人的人品和文品,否定了林和靖式的中国文人。

B.安贫乐道的人生修养、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埋藏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使之日趋黯淡而走向不道德。

C.白堤和苏堤还不足以体现白居易和苏东坡的整体情怀,作者对此深感惋惜。

D.第五段末“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旧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迫害。 E.因为白堤和苏堤是“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因此被作者称为“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关于X国和Y国的正确说法是(  )

国家人口密度(人/千米2出生率(%)死亡率(%)
X1084.21.8
Y2750.60.7
①X国可能在北美               ②Y国可能在欧洲西部

③X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   ④Y国人口分布稀疏

A.①        B.②    C.③    D.④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核纤层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62岁。突然意识不清1小时,头颅CT:右侧大脑半球3cm×3cm×3cm高密度影

对于该患者,最重要的治疗为()

A.立即进行康复治疗

B.立即使血压恢复至正常

C.立即使用脱水剂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D.应用镇静药,防止癫痫发作

E.应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改革开放以来(2009年),中 * * 下发了()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A.8个

B.9个

C.11个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