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2002年某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8988元,比1995年增加2735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5.8%,年均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02年为2825元,比1995年增长570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3.2%,年均增长3.0%。

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由1995年的3003元提高到2002年的3460元,增加457元。2002年农民人均食品消费为1345元,比1995年增长9.5%。

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由1995年的422元,增加到2002年的491元,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衣着消费为108元,比1995年的91元增长18.7%。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986元,比1995年的661元增长4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4.5平方米,比1995年增长16.6%。农村居民2002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441元,比1995年增长27.7%;人均住房面积24.1平方米,增长15.5%。

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由1995年的6.3%上升到2002年的14.2%,人均支出额由1995年的3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增长2.2倍,平均每年以1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费251元,比1995年的82元增长2.1倍。

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文教人均支出额由684元增加到1386元,增长1倍多,年均递增10.6%。在医疗保健支出方面,城镇居民人均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1995年的205元增加到2002年的501元,增长1.4倍,年均增幅达13.5%;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总支出1995年为245元,2002年为302元,增长23.4%。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995年为68元,2002年为117元,增长72%,年均增长8.1%。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2年,虽然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但城乡差别却进一步扩大,这可以由以下哪一项说明()

A.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食品支出为3460元,而农民只有1345元

B.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居住消费额增长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C.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用于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的上升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D.从1995年到2002年,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下降速度比农村居民要快

考点: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2006年
题型:单项选择题

自然人转让股权,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取核定方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核定的方法主要包括()

A、参照每股净资产或纳税人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B、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价格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C、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类行业的企业股权转让价格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D、参照以前年度该企业股权转让价格核定股权转让收入

题型:单项选择题

超声检查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的主要观察指标及注意事项,以下错误的是()

A.胎儿股骨长

B.胎头双顶径

C.胎儿头围、腹围及其比值

D.胎儿股骨长与腹围的比值

E.根据一次测量结果,即刻做出诊断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      

B.暮春     

C.夏季     

D.秋季

2.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8岁。畏寒、高热、头痛、呕吐8小时于3月2日急诊来院。体检:体温40.2℃,血压40/0mmHg,脉细速,四肢厥冷,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全身皮肤见广泛瘀点、瘀斑,部分融合成片,颈软,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32.5×109,中性粒细胞0.9l,淋巴细胞0.9。为明确诊断,临床常用且阳性率较高的检验方法是()。

A.特异性抗原检测

B.血培养

C.脑脊液培养

D.脑脊液涂片检菌

E.刺破皮肤瘀点取组织液涂片检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