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脏杂音的叙述,以下不正确的是( )A.杂音有生理性的 B.杂音可因血液返流而产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有关心脏杂音的叙述,以下不正确的是( )

A.杂音有生理性的

B.杂音可因血液返流而产生

C.病变的瓣膜不同,杂音的部位也不同

D.杂音可因血流加速而产生

E.杂音的响亮程度与心脏病变成正比

考点:骨外科学主治医师骨外科专业知识骨科学
题型:单项选择题

(15分)新中国建立以来,下面三个时代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反映了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0年代记忆:“新中国的第一……”

 

50年代留给中国人的记忆是从无到有,众多的第一出现:第一批喷气式飞机,第一批解放牌汽车、第一个制造机床,第一座跨越天险的长江大桥,第一次修通开往青藏高原的公路……

80年代记忆:变革的年代

1979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1980年:倒爷

1982年:下海

1984年: * * 您好

1985年:教师节

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9年:希望工程

因它而闻名全国的小岗村80年代流行语

深圳的广场

1980年郭培基与妻子刘桂仙在他们的小家中开办了北京首家私营饭店。两人只有一些桌子和椅子,且需要自己做饭。现年75岁的郭老先生说:“我们第一天有36元人民币买些蔬菜和鸭,然后赚到了大约50元。”

21世纪:迈开大步向前进

中国曾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把计划看成绝对的,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地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决不会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

——温 * * 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    2009年2月2日

(1)观察地图并结合材料,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4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革?(6分)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中涉及的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制的认识。(5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总分在多少分以下表示患者完全需要帮助()

A.35分

B.20分

C.15分

D.10分

E.5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申请首次注册必须通过考核取得( )。

A.培训证
B.小组认可
C.培训结业证
D.执业资格证书

题型:单项选择题

王某,男性,55岁,反复咳喘5年余。刻下喘促气涌,胸部胀痛,咳嗽痰多,质黏色黄,身热,有汗,口渴而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秘,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此证治法是()

A.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B.开郁降气平喘

C.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D.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E.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56~60题。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只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子表面的光辉外,就不会产生更多有韵昧的遐想了。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就已经多少带有一些贬义。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更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更容易被人接受。苏东坡写西湖,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更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去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才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是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种意境,当然也是美。①前者,所有景物统统呈现在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虽是无,并不等于观者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的空白,其实是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人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种土耳其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②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尤其是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神经像淬火一般的经受极热与极冷的考验,难免要濒临崩溃边缘,疲于奔命的劳累争头,保不准最后落一个身心俱弛的结果,活得也实在是不轻松啊!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淡之美,某种程序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
禅,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淡字。
人生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文中画线处的“前者”指的是( )。

A.中国画

B.西洋画

C.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画

D.寥寥数笔勾勒出的水墨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