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1949—2008年江苏省城镇人口变化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全省城镇人口由437万人增加到782万人,年均增长7.5%,是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2.2%)的3.43倍;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12.4%迅速上升到1957年的18.7%。
第二阶段:1958—1978年。1958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5%,1960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达到20.62%。1961年起城镇人口总数开始减少,1970年降至最低,城镇人口比重仅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为12.5%。此后开始缓慢回升,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3.7%,乡村人口总数为5033.55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0年间,全省城镇人口减少了28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下降5.8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79一1989年。这期间,建制镇由1979年的115个增加到1989年的392个;城镇人口由874万人增加到1366万人,增长了56.1%,年均增长4.55%,城镇人口比重上升6.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61个百分点。
第四阶段:1990一1997年。这期间,全省省辖市(地级市)由11个增加到13个,县级市由14个增加到31个,建制镇由522个增加到1018个;城镇人口增长46.2%,年均增长5.58%,城镇人口比重由21.56%提高到29.85%,上升8.2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8个百分点。1997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2133.65万人。
第五阶段:1998—2008年。这一阶段,城镇人口由2262.47万人增加到4168.48万人,年均增加190.60万人,增长84.24%,年均增长6.30%,2008年,城镇人口比重比1998年的31.5%多22.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2.28个百分点。

江苏省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的年份最有可能的是( )。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考点: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江苏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2010年B类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 )。

A.在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B.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C.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D.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适用于金属缠绕垫片的密封面型式是()。

A、突面

B、凹凸面

C、榫槽面

D、环面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_______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行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抢救溺水病人的首要步骤是

A.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加压给氧

D.应用呼吸兴奋剂

E.心脏按压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孕妇血清雌三醇下降而雌二醇增高常提示

A.早产

B.正常妊娠

C.多胎妊娠

D.雌激素增加

E.孕酮增加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