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

题型:问答题

问题:

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两名装卸工(临时工)一死一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
兆帕,操作温度为20℃,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一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兆帕,容积为40.4升,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
爆炸的另两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三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一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厘米,另外两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厘米和30厘米,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平方米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厘米的洞,附近两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一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氢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被捡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
另外两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两只气瓶距爆炸点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击波打击超过其承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1. 1.总结发生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总结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3.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有哪些

考点: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题型:问答题

采用总价合同进行工程计量,承包人对已完成的工程进行计量并向发包人提交达到工程形象目标完成的工程量和有关计量资料的报告。发包人应在收到报告后一定时间内对承包人提交的资料进行复核。该时间范围是()。

A.3天

B.5天

C.7天

D.10天

题型:问答题

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表面结构()

A.中介体

B.鞭毛

C.菌毛

D.荚膜

E.性菌毛

题型:问答题

自发性游戏特别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它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题型:问答题

“装货港”栏应填()。

A.香港

B.旧金山

C.纽约

D.美国

题型:问答题

强矩阵型组织结构具有( )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

A.直线型
B.直线职能型
C.功能型
D.职能型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