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价值链(Value Chain)”理论,通过半成品就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

题型:判断题

问题:

依据“价值链(Value Chain)”理论,通过半成品就可以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竞争力。

考点:证券业从业考试证券投资分析证券从业考试证券投资分析真题2013年11月
题型:判断题

读西亚地区图,回答问题。(11分)

(1)西亚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___洲、欧洲和非洲,“五海”主要为地中海、_____海、里海、红海和______海,其中,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____。

(2)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重要通道是___________运河。

(3)本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西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因而______________资源缺乏。

(4)本区域大多数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属于___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

(5)伊朗“核危机”问题目前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朗的首都是_____________。

(6)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字母)

A.耶路撒冷

B.开罗

C.巴格达

D.麦加

题型:判断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5月1日正式开园,在林林总总约140个场馆中,东道国展馆倍受瞩目。不同于当前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中众多的“舶来品”,中国馆完全由广州、北京、上海三地的中国人规划设计。

自从2007年底开工以来,中国馆外观设计方案就处在一个众口评说的“漩涡”中,许多批评其“老派”“守旧”以及与上海整体环境不和谐的声音,让人联想起120多年前巴黎埃菲尔铁塔建造之初的际遇。不过,随着数千名建设者用自己的脊梁托起高69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的“东方之冠”,昔日的批评和怀疑开始被满意和祝福取代。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参展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工程共挖运土方52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50多万立方米;共向地下钻孔打入约5000根水泥钢筋桩,其深度几乎与中国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焊接吊装钢结构耗用电焊条125吨,焊缝总长18公里;共铺设安装各类空调、通风、水电等管线总长40多公里。

仰望中国馆,“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构想以及“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已不再抽象。而由于在红色斗冠的传统外观内蕴含了一系列当今先进的节能科技,中国馆相比同等规模的传统楼宇,能耗降低四分之一,这无疑又让其在传统之外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

作为整个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之一,中国馆选择红色“外衣”,不仅关系到中国馆和世博园区的最终美学效果,而且代表、传达了中国人的情感和理念,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从事色彩学研究近30年,他加入了这一“红色追寻之旅”,最终用7种不同的红色为中国馆调色,其中“外衣”用了4种红色。这4种红色有民俗、传统、时尚、现代之分。中国馆外观红色的寻找过程,让世界从中了解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即中国人想以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心中的红”,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国馆的墙体铝板被赋予类似“长城”形状的肌理,这种凹凸不平的“中国红”铝板,更具立体感,能在同一种光线下呈现层次更加丰富的色彩。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以及不同视觉高度条件下,中国馆墙体均能形成统一、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中国馆最终披上的“中国红”,象征着中 * * 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可以视为对“中国红”概念的经典诠释。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演绎这一主题的最重要平台之一,中国馆的展示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展示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即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机构担心的,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长达10年的申博、筹博和办博,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而承载着13亿中国人期望的中国馆,有望成为上海世博会重要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

小题1:下列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不同于当前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中众多的“舶来品”,完全由中国人规划设计,是整个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

B.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参展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中国馆工程浩大,整个工程挖运土方和浇筑混凝土都超过了50万立方米。

C.中国馆共六层,高69米,工程共向地下打入约5000根水泥钢筋桩,其深度与中国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

D.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整个工程焊接吊装钢结构的焊缝总长和铺设安装各类管线总长共计58公里。小题2:下列有关中国馆红色“外衣”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选择红色“外衣”,关系到中国馆和世博园区的最终美学效果,因而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B.中国馆外观红色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一致,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

C.无论是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下,还是在不同视觉高度条件下,中国馆墙体都能形成统一、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

D.中国馆的“外衣”用了4种红色,有民俗、传统、时尚、现代之分,象征着中 * * 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体现了“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构想以及“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

B.中国馆相比同等规模的传统楼宇,在传统外观内蕴含了一系列当今先进的节能科技,更加节能,让其在传统之外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

C.中国馆的展示主题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演绎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中国馆展示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即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小题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的外观设计方案让人联想起埃菲尔铁塔,中国馆最终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为它所在城市的标志建筑。

B.中国馆的墙体铝板凹凸不平,被赋予类似“长城”形状的肌理,目的在于凸显更多的中国元素。

C.从斗冠的造型到“中国红”的外衣无一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馆可谓东方智慧的多元展现。

D.备受瞩目的“东方之冠”承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望,将成为上海世博会重要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

题型:判断题

导致子宫破裂的原因,错误的是()。

A.胎先露下降受阻

B.宫缩剂使用不当

C.各种不适当的 * * 助产手术

D.急性羊水过多

E.子宫壁瘢痕破裂

题型:判断题

阅读《运动的新发现》(节选),完成题。(10分)

①最近,瑞典大脑研究者在纽约向专业人士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进行了大量调查之后,他们发现运动与智力之间存在关联。研究者说:“运动尽管不能保证提高智力,但它可以改善大脑机能。”

②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证明,运动可促使小白鼠的海马区生成神经细胞。大脑皮层的这片区域主要负责形成记忆。

③多年来,医生和大脑研究者都认为,人出生后便不能再生成新的神经细胞。1998年,科学家首次在人脑中发现了新生的神经细胞。这表明人脑的海马区始终有能力生成新神经细胞。两年后,又有科学家在试验中证实,运动可以刺激大脑生成神经细胞。他们发现,人体干细胞与各种发育因子接触后都会生成神经细胞,而且这种反应在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接触后尤为明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由身体运动激活。

④研究小组称,与“老年”神经细胞相比,新生的神经细胞不仅特别活跃,而且适应能力强,因而也具有更好的学习能力。这种灵活性使脑细胞可以通过神经键彼此更有效地交流信息。研究者在实验中观察到,经常运动的老鼠比懒散的同类更“灵巧活泼”。研究者说:“运动可使发育因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促使神经新生。”因此体育运动可以改善人的记忆力与认知能力。有朝一日,这些研究成果还可用于治疗痴呆或帕金森病等由神经衰退引发的疾病。                 (选自《柏林晨邮报》,有改动)

小题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运动为什么能改善大脑机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作比较是一种说明方法,文中多处使用这种方法,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其中一处,并说说其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体育早已也列为中考的科目之一,有的家长认为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影响了学习。请根据文中的信息,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此加以反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判断题

胡笳是一种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吹管乐器,源于()时期。

A.明朝

B.隋唐

C.秦汉

D.清朝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