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链三表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问题:

单链三表结构具有什么特点?

考点:CATIA软件CATIA软件题库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岩粉棚分为重型岩粉棚及轻型岩粉棚,重型岩粉棚作为主要岩粉棚,轻型岩粉棚作为辅助岩粉棚。()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乙起动的时间比甲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某厂#1机组(300MW)5月8日17:00因过热器泄漏停运。5月11日12:30锅炉启动后机组并网。该机组非计划停运小时是()小时。

A、48.5

B、57.5

C、67.5

D、77.5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上海新地标——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完成问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的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保有了中国的文化底色和色调,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国家馆外形上极像斗拱,有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斗状的主体建筑。远处眺望或在下面仰视的话,也会发现它像一个古代的冠帽,也像一个装粮食的斗,所以有人称它为“东方之冠”“天下粮仓”,它从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中直接获得了艺术灵感和精神依托。外墙参照了故宫外墙的颜色,保留了“故宫红”色调,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天”,一寓“地”,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天地”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展馆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这一主题。例如,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至少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00吨;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世博会后,中国馆将作为我国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主要展示基地,为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自豪。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分析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1)每年至少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00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馆将作为我国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主要展示基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划线句改为“地区馆平台上厚厚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不少能耗”,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的理解。

  材料:中国“主题馆”的屋面铺设了3万平方米的太阳能板,这些太阳能板年发电量可达250万度,每年至少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00吨。“瑞士馆”是一个用幕帷覆盖的开放空间,这种幕帷是用大豆纤维制成的,在展出结束后可被天然降解,不污染环境。“阿联酋馆”采用“沙丘”造型,展厅中有花床、树木、溪涧,令人仿佛置身于沙漠中的绿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简答题

( )决定了企业各项业务在战略谋划期间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方向。

A.总体战略
B.竞争战略
C.职能战略
D.运营战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