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审被告在二审程序中临时增加反诉的,二审法院如何处理?() A.上诉请求合并审理并作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原审被告在二审程序中临时增加反诉的,二审法院如何处理?()

A.上诉请求合并审理并作出判决

B.告知另行起诉

C.调解,调解不成裁定发回重审

D.调解,调解不成告知另行起诉

考点:普法考试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 “强国知十三数:竟(境)内仓口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之数,马、牛、刍、稿之数。”……商鞅赋予了户籍特殊的意义,他主张上有通名,下有田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 * * 者腰斩,告 * * 者与斩敌首同赏,匿 * * 者与降敌同罪。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摘自陈小葵《论古代户籍制度与中国古代王权政治》

材料二:新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1958年以前,那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这在1954年的《宪法》有关条文中有明确规定。……1958—1978年的二十年间。由于1958年前的迁徙自由,农民由于各种原因竞相涌向城市,导致城市面临各方面的严重压力。1958年1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从法律上对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进行限制。1978年以后逐步开放户籍管理,家庭承包经营的形式,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也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向外流动,在流动中“自我解放”,终于一次次给户籍制度撕开了口子。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进入城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开始允许那些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集镇落户。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走向深入。

——摘自汤玉权《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9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影响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因素。(6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下列物质:①H2SO4、②CO2、③NaOH、④BaSO4、⑤NH3、⑥SO2、⑦NH3•H2O、⑧C2H5OH、⑨Cu、⑩氯化钠溶液按要求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弱电解质:④、⑦

B.电解质:①、③、④、⑦

C.非电解质:②、⑤、⑥、⑧

D.强电解质:①、③、④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42岁,右膝关节疼痛1年,有外伤史,活动时有弹响,并伴关节绞锁现象。

本病例最可能诊断为()

A.创伤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半月板损伤

D.增生性关节炎

E.化脓性关节炎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电子商业汇票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必须记载下列事项().

A.贴出\贴入人名称

B.贴现、转贴现或再贴现日期

C.贴现、转贴现或再贴现类型

D.贴现、转贴现或再贴现利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公司申请其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其公司债券发行额不少于人民币()。

A.2000万元

B.3000万元

C.5000万元

D.1亿元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