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

题型:问答题

问题: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C.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E.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不等式|x-2|+|4-x|<s无解。
(1) s≤2 (2) s>2

考点:在职联考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MBA联考数学
题型:问答题

文言文阅读。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就:_________________

称:_________________

书:_________________

利: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表现出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却并不突出,到二十岁左右的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差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作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彩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两句可以看出。

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成为一名普通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

4、“_____”点出了仲永人才能衰竭的原因,预示了他“______”的结局。(用原文回答)

5、纵观全文,仲永的写诗才能的变化,可分哪三阶段?(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

第15—21 题为套题:某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在中国成立了分支机构,请根据相关情况回答问题。

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该公司意欲进行营销调研,其可采取的调研方式包括( ):①探测性调研;②描述性调研;③因果关系调研;④预测性调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题型:问答题

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原则不正确的是()。

A.争取完整切除肿瘤

B.一旦发现切除的是恶性肿瘤,则应按恶性肿瘤重新处理

C.手术切除即可治愈,为节省患者费用无需送病理检查

D.手术切除后都应送病理检查

E.禁忌作肿瘤挖除术

题型:问答题

烹调食品应烧熟煮透的目的是()。

A.杀灭病原菌

B.控制加工量

C.控制细菌生长繁殖

D.防止食物受到细菌污染

题型:问答题

以下关于在正向市场中进行熊市套利,说法正确的有()

A.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

B.只要价差扩大,就可获利

C.只要价差缩小,就可获利

D.远期合约价格相对于近期合约跌幅较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