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抽到不凝固血液,可见于() A.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B.胆总管结石 C.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腹腔穿刺抽到不凝固血液,可见于()

A.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B.胆总管结石

C.急性阑尾炎

D.急性胰腺炎

E.外伤性脾破裂

考点:护士护理考试护师基础知识初级(师)考试初级护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小明发现:每天晚上7点至9点左右,小区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家中的电灯相对暗些;而到了晚上11点以后,过了用电高峰期,电灯又会变得亮一些。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这样提示他:“不同时段,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数量不同,其总电阻也不同。可以把某一时段小区内正在使用的所有家用电器看做一个整体,用一个小灯泡来模拟。通过比较小灯泡两端电压(相当于家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变化,你就能知道原因了。”于是,小明根据如图电路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

第1步: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发现小灯泡突然熄灭,电压表指针指在3伏处。

第2步:查明故障并分别换上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后继续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第3步: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电阻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小灯泡电压(伏)电流(安)电功率(瓦)电阻(欧)
L12.400.431.035.58
L22.600.330.867.88
L32.750.260.7210.58
【数据分析】每次实验,电压表的读数都小于电源电压,说明实验中导线等其他元件也有电阻,会“分走”一部分电压。

【反思解释】

(1)实验中小灯泡突然熄灭,可能是发生了   (选填“短路”或“开路”)。

(2)过了用电高峰期,家中的电灯功率变大,亮度增加,其原因是   

(3)在输电线路中,为了减少电能的损耗,应尽量选择   的导线。

A.长而细      B.长而粗       C.短而粗      D.短而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于25(OH)D3-1α羟化酶的调节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A.1,25-(OH)2-D3有负反馈抑制的作用

B.血磷水平有负反馈的作用

C.肝脏损坏可降低其活性

D.降钙素有抑制的作用

E.甲状旁腺素有促进作用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学习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单元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小明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6分)

请回答:

(1)“工业起步”是指                                          

(2)“宪法保障”是指                                          

(3)“制度确立”是指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免疫酶化学组织切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冷冻切片为ICE首选

B.石蜡切片为ICC首选

C.对未知抗原显色,冷冻和石蜡切片最好同时应用

D.根据抗原的性质选择切片

E.微波照射的切片可激活部分核内抗原

题型:单项选择题

居心叵测 jū xÿn pǒ câ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