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乳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身心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A.新生儿期

B.乳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期

考点:健康管理师助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1956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年,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我找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为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2009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抽出一个皱巴巴信封,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咱就按1956年的定期利息算吧,58块左右。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封,发现“福安市人民医院”字样,不觉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子精打细算,都病成这样了,也不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弄到了医院不花钱的信封。已经躺上枕头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父亲36元工资要顾八张嘴,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

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个大点的孩子立即揭短似的说,“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万宝山已经伸出去的手,像被这喊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来。长大一点的万宝山鼓足勇气去问父亲,他说,那五块钱啊,人家李玉泽都从来没催过我还钱,你们着什么急呢!还有就在准备好还钱的时候他调到北京去了……父亲振振有辞,但据万宝山所知,自从那“著名”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人借过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春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了,学校组织老师和职工去北京参观,这才给了他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A8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虽然他早已知道李玉泽父子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们今天这生活的气派,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三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远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这幢别墅交出一个皱巴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滑稽

一想到“滑稽”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A8。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罗锅桥走。他步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忽地,他的腿像被施了法术似的不能动弹,几个风筝引起了他的注意。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鹰,该不是父亲的魂灵正俯视着他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A8走,他发现,当他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来的时候,久已潜藏在身体内的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选自《上海文学》2010年第5期,有删改)

小题1:父亲生前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小说最后一段写万宝山决定还债,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小题3:请统观全文对父亲的叙写,分析父亲形象。(6分)

小题4:本文写了一个还债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是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最好发年龄()

A.50~59岁

B.40~49岁

C.30~39岁

D.60~69岁

E.20~29岁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均为大气污染造成的长期慢性作用,除了

A.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
B.心血管疾病
C.变态反应疾病
D.机体免疫力下降
E.微量元素缺少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体检发现脚趾甲床发绀,而口唇和手指甲床无发绀(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肺动脉瓣狭窄
E.法洛四联症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二次监视雷达的组成部分()。

A、询问器

B、点迹录取器

C、空压机

D、测试应答机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