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日是某甲(14周岁)和某乙 (16周岁)的生日,两人上年—起去某网吧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2003年6月1日是某甲(14周岁)和某乙 (16周岁)的生日,两人上年—起去某网吧上网,因欠网吧钱遭受老板奚落,心怀恨意,遂在下年买了两桶汽油浇在网吧门口,刚点燃便害怕了,遂喊了一声“救火呀”便逃跑了,后来因为群众发现及时,将火扑灭了。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

甲为110警察,某日接到群众乙的求助电话,乙告诉甲自己的朋友丙可能在家出事了,整整一天打丙的电话都没人接,当乙到丙家门口时还隐隐约约闻到了里面散发出的煤气味。甲就追问乙是不是确定丙在家中,是不是确定屋里有煤气味,乙说不确定,甲就拒绝了乙的出警请求。五个小时后乙破门而入发现丙中煤气死亡。经尸检,乙破门而入时丙刚刚死亡。那么对于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A.不构成犯罪

B.玩忽职守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考点: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卷二司法卷二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05年2月1日,甲公司将收到的乙公司开出并承兑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向丙商业银行贴现,取得贴现款280万元。合同约定,在票据到期日不能从乙公司收到票款时,丙商业银行可向甲公司追偿。该票据系乙公司于2005年1月1日为支付购买原材料款而开出的,票面金额为300万元,到期日为2005年5月31日。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05年2月份,甲公司该应收票据贴现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

A.0

B.5万元

C.10万元

D.20万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油罐罐壁鼓包事故的处理不应该是().

A.停止向外排油

B.停止进油

C.如果是长输管道中间站,则倒压力越站流程

D.从上而下加热凝油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氧化特点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碳与氧分子结合生成CO2

B.生物氧化时,能量逐步释放,并全部以ATP的形式贮存

C.生物氧化的主要方式是脱氢

D.经微粒体氧化体系可生成ATP

E.经过氧化物酶体可生成ATP

题型:单项选择题

简述终端脱机消费交易流水丢失的处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失业保险改革的思路是( )

A.维持失业保险基金使用结构
B.合理规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期限
C.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D.征收失业保险费的额度根据企业利润确定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