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句话我不能回答。凡趣味总要自己领略,自己未曾领略到的,旁人没法子告诉你。佛典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问我这水怎样的冷,我便把所有形容词说尽,也形容不出给你听,除非你亲自喝一口。我这题目叫“学问的趣味”,并不是要说学问如何如何的有趣味,只是要说如何便会尝到学问的趣味。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事,都是以别一件事为目的而以这一件事为手段的。为达目的起见,勉强用手段;目的达到时,手段便抛却。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便,但到了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体操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了。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那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十年不跑路,两条腿一定会废了;每天跑一点钟,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入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动筷子,所以我劝你每日除本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总要腾出一点钟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不消耗那一点钟,闹成了“学问胃弱”的征候,白白剥夺了一种人类应享的特权啊!

趣味总是慢慢地来,越引越多,像倒吃甘蔗,越下才越得好处。假如你虽然每天有一点钟做学问,但不过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讲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的,你想得着,便要深入下去。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会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追,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趣味就像电,越摩擦越出。【甲】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事的朋友,同时还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共事的朋友,用来扶持我的职业,共学的朋友和共玩的朋友同一性质,都是用来摩擦我的趣味。【乙】这类朋友,能够和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摩擦出来了。【丙】得着这一两位这样的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丁】我说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这种不假外求,不会蚀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注】我是尝冬天晒太阳的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出来。

(节选自梁启超《学问之趣味》)

【注】野人献曝:又作“野人献日”出自《列子·杨朱》。说的是有一位农夫冬天在晒太阳,感到很舒服,于是对妻子说,晒太阳很快乐,我想把它献给我的国君。

“把做学问的胃口弄坏了。”对“胃口”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比喻义,指吸收知识的欲望。

B.运用比喻手法,指运用知识的能力。

C.词的比喻义,指研究学问的动力。

D.运用比喻手法,指理解知识的兴趣。

考点:在职联考GCT(语文)工程硕士(GCT)语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27岁,因劳累后出现下肢肌力障碍、充盈性尿失禁,以急性脊髓炎入院。体检膝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阴性。

根据膝反射消失的检查结果,可能同时出现的浅反射障碍有()。

A.上部腹壁反射

B.中部腹壁反射

C.下部腹壁反射

D.提睾反射

E.跖反射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功用的方为

A.镇肝熄风汤
B.六味地黄丸
C.羚角钩藤汤
D.犀角地黄汤
E.天麻钩藤饮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因为使用会计核算软件的人员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所以不要求会计软件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容错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衡量一个好的分类系统的标准不包括()。

A.分类科学性

B.分类及时性

C.分类完整性

D.分类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E.分类准确性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运动性失语的病变部位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