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元月28日,甲信用社与乙公司和丙养殖场签订了一份抵押借款合同,约定:乙公司

题型:问答题

问题:

2003年元月28日,甲信用社与乙公司和丙养殖场签订了一份抵押借款合同,约定:乙公司从信用社借款700万元,月息12.6‰,期限自2003年元月28日至2004年元月27日。丙养殖场以自有的土地使用权和房产为该笔贷款提供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从2003年2月18日至2003年6月13日,甲信用社先后6次向乙公司发放贷款872万元。乙公司贷款账号设立在甲信用社处。2003年6月13日至6月19日,甲信用社负责人李某从乙公司账户上先后6次提取2 001 775元。在取款凭条上的签名均为"李某 (代)"。乙公司称其并未委托李某代取存款,甲信用社也提供不出为何向李某支付乙公司账户存款的证据。2003年4月10日,甲信用社负责人李某以个人名义从乙公司借款50万元。2004年2月21日、3月13日,一位署名王某的人以甲信用社的名义向乙公司收取贷款息差共3万元。甲信用社不承认王某系其单位职员,乙公司也无证据证明王某确切身份。2004年4月16日,某市南岗公安分局以涉嫌票据诈骗为由,立案侦查甲信用社负责人李某诈骗南岗区民政局200万元之事。当年6月16日,在南岗公安分局人员监控下,李某以甲信用社的名义从乙公司收回了100万元贷款,该款南岗区公安分局经手归还了南岗区民政局。2004年2月甲信用社负责人李某被调离原单位。此后,甲信用社多次向乙公司催收贷款无果,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乙公司偿还借款本金872万元及利息、罚息和本案诉讼费,丙养殖场承担连带责任。另查,丙养殖场是经某省司法厅劳改局批准成立的省属劳改(教)事业单位。丙在签订抵押合同时,隐瞒了自己事业单位的"身份"。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信用社负责人李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后果应由谁承担

考点:国家司法考试司法考试卷四国家司法考试(卷四)40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在地面上的A点将一质量为m=2kg的装有少量炸药物块以初速度v0=10 m/s,抛射角α=60°斜向右上方抛出,当物块恰好到达最高点时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两块,其中一物块的速度v="12" m/s,方向水平向右,(不计空气阻力,炸药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假设爆炸前后物块的总质量不变)求

(1)另一物块的速度v

(2)爆炸时释放的能量E;

题型:问答题
已知函数f(x)=ax+b
1+x2
(x≥0)的图象经过两点A(0,1)和B(
3
,2-
3
).
(I)求f(x)的表达式及值域;
(II)给出两个命题p:f(m2-m)<f(3m-4)和q:log2(m-1)<1.问是否存在实数m,使得复合命题“p且q”为真命题?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题型:问答题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X线表现()。

A.相邻椎体骨质破坏

B.椎间隙正常

C.椎旁冷脓肿形成

D.椎体压缩显楔形

E.椎体后突畸形

题型:问答题

影响蓄电池使用的寿命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哪些?

题型:问答题

在下列组织形式中,全职人员占团队中比例最高的是( )。

A.职能式

B.弱矩阵式

C.平衡矩阵式

D.项目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