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患者,19岁,女性,中学生。既往体健。一天前上午因学习成绩之事与同学发

题型:多项选择题

问题:

[案例四]


患者,19岁,女性,中学生。既往体健。一天前上午因学习成绩之事与同学发生争执,受到多人围观,情绪低落,午餐时自行饮红酒一杯入睡。上晚自习时,突然不能行走,以双下肢麻木无力入院。人院后体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0级,感觉减退,浅反射和深反射均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后以F哪些方面的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

A.心脏彩超

B.电解质检查

C.脑脊液常规

D.肌电图

E.脑血管造影

F.头部MRI

考点:卫生资格考试(中初级)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案例分析(一)
题型:多项选择题
— I am sorry that I stepped on your foot!
— Oh, ______!

A. no problem
B. pardon me
C. you are wrong
D. think nothing of it
题型:多项选择题

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12ac
bd

B.

bc
12ad

C.

12bd
ac

D.

ad
12bc

题型:多项选择题

(15分)社会力量决定和影响婚姻家庭,婚姻家庭也反映出社会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注重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传统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变》

材料二 传统社会中,女性总是在婚姻家庭的这个领域中间扮演着主角。总体来看,18世纪以来,西方传统家庭观念逐渐淡化,在家庭中间的性别分工发生变化,许多妇女走出家庭,开始扮演社会角色。                      ——摘编自凤凰网

材料三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

项目年代
1948—19661967—19761977—1986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6.628.812.66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30.523.515.113.9
学历10.611.712.625.3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的择偶标准。对女性的要求合理吗?请说明理由。(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走出家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概要说明18世纪以来妇女可能扮演的社会角色。(5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的择偶观念呈现的基本趋势。(3分)

(4)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应如何看待人们择偶观念的变化?(2分)

题型:多项选择题

下面各组金融工具中,按职能划分搭配错误的是( )。

A.用于保值、投机目的——期权
B.用于支付——回购协议
C.用于投资、筹资——可转换公司债券
D.用于商品流通——银行承兑汇票

题型:多项选择题

土地登记,统计和确认权属的法律依据是()。

A、地籍图

B、地形图

C、地貌图

D、地质图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