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篇散文,回答下列4题。甲文土 地朴康平我在黄河的摇篮中长大,那浑黄的土地铸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下面两篇散文,回答下列4题。

甲文

土 地

朴康平

我在黄河的摇篮中长大,那浑黄的土地铸就了我金子一样的情思。我记着:“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远是龙的传人。”……

而当我穿过潮润的东北大地时,当我穿过温热的海南岛时,我那关于土地的记忆又揉进了更丰富的光泽。

东北的泥土是黝黑黝黑的,仿佛沉积了久远而深重的苦难,仿佛凝聚着世界更迭的希求。它滋养着一望无际的大森林,托举起一段蓬蓬勃勃的历史,在那里,我感到自己那样坦荡、充实。

海南的泥土是深红深红的,一踏上它,便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奔跑的冲动。不知是谁点燃了它,以唤起飞翔的羽翼,昭示一片热气腾腾的前景。在那里,我感到自己充溢着创造的活力、青春和热情。

我走过浑黄的土地。我走过黝黑的土地。我走过深红的土地。好像有一条五光十色的巨龙牵引着我,追怀往事,探寻未来。

……我要腾飞!

乙文:

故乡的一捧泥土

于宗信

一位台湾老渔农,用一块红色的绸布,包了一捧故乡的泥土,上船了。

这捧温暖的泥土啊,紧紧地贴在他的胸前。

他带着这捧泥土,就要回到台湾。

他品味着临别前,年过八旬的老母亲那一番话:

“孩子,你回去吧。宝岛上,还有你的妻子、儿女。当你想妈妈的时候,就看一看这捧故乡的泥土,能看见妈妈的眼睛,能听到妈妈的心音。”

母亲在向他挥手,是告别,也是召唤。

母亲的手啊,在他胸中搅起了一阵阵激动的浪花。

于是,一阵热雨,洒落在海峡里。

他望着妈妈慈祥的面容,不禁失声叫喊起来:“妈妈,我会回来的!”

他一边呼喊着,一边把泥土更紧地、更紧地贴在胸前。天空、大海也荡起回声:“妈妈,我会回来的!”

这回声,把波浪的旋律,推向海峡彼岸的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灵深处……

甲文描写土地颜色时分别用了三个形容词:“浑黄的”、“黝黑的”、“深红的”,其用意是什么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A.描写三个不同地方的土地颜色,是写实的手法。

B.这是虚实结合的写法,表面上是写土地的颜色,实际是为了下文写实埋下伏笔。

C.“浑黄”点出作为中 * * 摇篮的土地的特色,“黝黑”象征中国苦难的历史和奋争,“深红”象征新中国的业绩与生机勃勃的未来。

D.“浑黄”象征中 * * 的肤色,“黝黑”象征旧中国的黑暗,“深红”象征新中国的光明。

考点:在职联考GCT(语文)工程硕士(GCT)语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2.6×765+76.5×33+7.65×310+7 650×0.1等于( )。

A.7.65

B.76.5

C.765

D.7 650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58岁。尿频,排尿困难3年,尿流中断半年,下腹平片及B超可见膀胱区2枚3.0cm×2.5cm×2.5cm和2.5cm×2.0cm×2.0cm结石,上尿路未见异常改变

查尿白细胞满视野,采用哪种方法最佳

A.先留置尿管,抗炎后再膀胱切开取石

B.立即膀胱切开取石

C.膀胱镜碎石

D.先留置尿管抗炎后,再碎石

E.消炎等非手术治疗

题型:单项选择题

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A.自然经济的强大

B.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C.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D.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

题型:单项选择题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D.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题型:单项选择题

培育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动物可以产生许多珍贵的医用蛋白,该过程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

①基因工程

②体外受精

③胚胎移植

④动物细胞培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