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电阻限流装置出厂验收,()度时的限流电阻值允许偏差为正负5%。 A.20 B.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中性点电阻限流装置出厂验收,()度时的限流电阻值允许偏差为正负5%。

A.20

B.25

C.30

D.35

考点:变电五通考试变电五通考试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 描

孙犁

①鲁迅几次说到白描笔法的好处,所谓白描,在写作上,就是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但这是很难的。能几笔画出一个人,是要有经验的画家才行。在初学画的时候,一定是擦了再画,画了再擦,不知经过多少次练习,然后才能一笔是一笔。

②白描的功夫,是作家对生活人物异常熟悉,经过周密观察研究的结果。如果事先没有观察或不熟悉,面对面工笔细涂,尚且不像,何况白描?

③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杰品。研究起来,他的作品,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代言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描写人物的装饰。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紧扣在人物的行动性格上。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人物的形象,绝不分散甚或掩蔽人物的形象。都是从人物情节出发,找到的最为特征的表现。

能够做到这样,作家就近于成熟了。从繁琐到单纯,要经过很多苦心。我们要避免的是造作。什么是造作?就是在一个人物之上,强加形容,滥作猜测;在一个环境之上,铺张涂饰,不分黑红。例如一个人物,本无必要,我们却强要他做几个动作,算作描写,以示生动;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本无必要,我们也强要加一两点形容。叙述农民,都是从土地改革以前,说到实现社会主义以后;描写工人,一定依次说完日本、国民党和解放以来的三个时期。

⑤你这样写,我也这样写,就成了曹雪芹说的:一千个人一个面孔,一千个人一个声音。既无情节的不同,也没有性格的差异。这样的描写,繁复或是简略,都成了无谓,和白描的精神是背驰的。

⑥文章里的造作和日常里的造作一样,是因为没有真实的基础。造作的人物,造作的动作和言语,都不是从生活里积累起来,更没有在作家头脑里成熟。都是临时写到了,才勉强添加进去的。它就像坏导演导出来的戏剧一样,虽是满场动作,满台喊声,也只能引起一时的哄笑。

⑦鲁迅的人物,是一色的白描。阿Q、孔乙己不用说了,就是那些很不重要的配角,只要在鲁迅的笔下出现一次,谈吐几声,也便立刻被我们认识,成为永久不磨灭的形象了。对于乡下的一次社戏,儿童们的一次行船,瓜园的一个夜晚,禾场的一个黄昏,一经鲁迅描写,也就成了既有文学价值又有民俗学价值的风物断片。

⑧鲁迅写这些小说的时候,身在北京。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故乡的印象是非常鲜明,非常强烈的。所以写出来,就能够真实,能够洽如其分。可以想象,鲁迅平日是如何关心这些农村现象,关心这些人物的命运;对于被剥削迫害的农民,寄予了多么大的真诚的同情;他倾听着农民说话,能立刻理解他们的心情。

⑨所以,白描的功夫,是从对生活,对人民的关心的基础上,再加上对艺术的严谨,才能养成的。

(节选自《耕堂文论》)

小题1:下列对文章所说的“白描”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白描是一种不浮夸矫饰,不强加形容,而崇尚简练的写作手法。

B.白描更需要作家对生活、对人物异常熟悉,周密观察研究。

C.白描是不用繁复琐碎的笔法而以写意的手法突出显示人物特征。

D.白描的功夫源于对生活、人民的关心,以及对艺术的严谨。小题2:第④段“能够做到这样,作家就近于成熟了”一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文章以“白描”为题,却用了不少笔墨谈“造作”,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潘帕斯草原畜牧业获得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培育了良种牛

B.在草原上打了许多机井

C.人工种植了大量饲料

D.人类发明了海上冷冻船

题型:单项选择题

注册会计师为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申请发行证券材料中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或审核报告时,应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和附注说明予以充分关注,并对公司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及其说明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合理性进行核实。( )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C.Ba(OH)2·8H20与NH4Cl反应

D.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题型:单项选择题

设α1=(1,3,4,-2)T,α2=(2,1,3,t)T,α3=(3,-1,2,0)T线性相关,则t=______

A.1
B.-1
C.2
D.-2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