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仰韶文化其鼎盛时期(第二、三期,6000~5000年间)的文化遗存的特点。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问题:

简述仰韶文化其鼎盛时期(第二、三期,6000~5000年间)的文化遗存的特点。

考点:考古学考古学综合练习考古学综合练习题库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8分)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①最近,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②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迭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③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④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⑤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⑥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韵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⑦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那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们心灵的母语?

⑧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⑨“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⑩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⑪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小题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鲜明的情感态度?(2分)

小题2:请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中“危机”在文中的具体表现。(3分)

小题3:文章第五段说“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请结合全文写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现在已经可以用激光测量月球与地球的间距,如果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信号,经月球反射后返回地球,历时2.56s,求月地之间的距离.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下列哪几型属阴水

A.水湿浸渍之水肿

B.脾阳虚衰之水肿

C.肾气衰微之水肿

D.湿毒侵淫之水肿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灭菌是杀灭()的所有微生物的技术。

A.物体中

B.环境中

C.容器表面

D.食品加工工具表面

题型:问答题 论述题

朱素臣撰《十五贯》又叫()。

A.《清忠谱》

B.《双熊梦》

C.《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D.《奈何天》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