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薄束和楔束描述正确的是() A.薄束位于后索的外侧部 B.两束损伤,对侧肢体本体感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对薄束和楔束描述正确的是()

A.薄束位于后索的外侧部

B.两束损伤,对侧肢体本体感觉消失

C.楔束传导同侧胸4以上的本体感觉

D.楔束起自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

E.薄束的纤维来自后角

考点:神经外科神经外科实践技能神经外科实践技能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比乙多20%,甲、乙两数的比是[ ]

A.1∶4

B.4∶1

C.5∶6

D.6∶5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做后面问题。(14分)

大 风

莫言

⑴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 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⑵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 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适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 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⑶田野里根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⑷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⑸他带着我善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⑹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⑺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⑼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⑽“爷爷,那是什么?”

⑾“风。”

⑿爷爷淡波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⒀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⒁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⒂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⒃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⒄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⒅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⒆“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⒇“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21)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小题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3分)

小题2:下列两题,任选一题。(2分)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一句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2)品味“我们钻进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小题3:阅读⑽——⒇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2分)

小题4:第⑻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3分)

小题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4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

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这是儿女心中期望的歌。”这首歌中的生日是指

A.1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0月1日

题型:单项选择题

“预收账款”科目明细账中若有借方余额,应将其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 )项目。

A.应收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其他应付款

题型:单项选择题

《汉书》:汉宣帝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这句话反映的什么中国古代制度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