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6岁,浮肿、尿少1周,血压130/80mmHg,尿蛋白++++,血浆白蛋白2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男性,36岁,浮肿、尿少1周,血压130/80mmHg,尿蛋白++++,血浆白蛋白28g/L,尿蛋白定量为7g/天。

本病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血脂

B.肾脏B超

C.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

D.肾功能检查

E.核素肾图

考点:住院医师江苏住院医师肾脏内科Ⅱ阶段江苏住院医师肾脏内科Ⅱ阶段模拟试卷三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过敏性紫癜最主要发病机制是()

A.凝血功能异常

B.自身免疫引起

C.血小板功能异常

D.脾破坏血小板增加

E.微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选矿前的准备工作通常包括()。

A、破碎

B、筛分

C、磨矿

D、分级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眼睑颜面先肿,兼见面色白,发展缓慢者属于()

A.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B.外感风邪,肺失宣降

C.脾肾阳衰,水湿泛溢

D.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

E.心阳不足,水气凌心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