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多少个跨国民族?()A、9个 B、8个 C、7个 D、6个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新疆有多少个跨国民族?()

A、9个

B、8个

C、7个

D、6个

考点:新疆知识竞赛新疆最新“三史”知识竞赛新疆最新“三史”知识竞赛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30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材料一 秦汉时期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选官办法有四种:一是“纳赀(买官)”,二是“任子(高级官吏可保子弟一人为官)”,三是“察举”,四是“征辟”。最有意义和影响的是“察举”。刘邦建国后,奉行“打天下者坐天下”原则,任用跟随自己的旧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汉初“布衣将相”之局。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科目很多,都以“德行”为先、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对策)办法。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随着考试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后更发展成“科举制度”,成为中国重要的选官制度。

材料二《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材料三 贞观初年,唐太宗亲自查看考进士的情况。发榜时,他带着几个内侍,来到端门前,见许多新考取的进士,排成长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出来。唐太宗高兴的对身边内侍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为,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材料四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时期两宋明 清
任任官前出身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请回答:

(1)据材料,秦汉时期的“任子”与先秦时期哪种选官制类似(3分)?察举制在汉武帝时期完备的表现有哪些(6分)?“德行”为先、“儒学”为主,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怎样的思想文化政策(3分)?

(2)材料二、三从哪些方面反映了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完善(6分)?

(3)据材料四的图表,分析从科举制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6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生产实践中,贮藏蔬菜和水果的最佳贮藏条件组合是[ ]

A.低温、高氧、高CO2

B.低温、低氧、高CO2

C.高温、高氧、高CO2

D.高温、低氧、低CO2

题型:单项选择题

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是()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理论统计

D.应用统计

题型:单项选择题

磨机运行过程中,()可能引起磨机涨肚。

A.给矿粒度变粗、矿石硬度大

B.给矿量过多

C.补加水量不足或断水

D.以上都正确

题型:单项选择题

EMS电子标识器有6种不同的频率和6种不同的行业颜色用于所有的公用设施。下面那种颜色标识通信行业的颜色()

A、红色

B、橙色

C、绿色

D、蓝色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