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型号为UCPQ的电缆中P表示()。A、采掘机械 B、采煤机 C、掘进机 D、屏蔽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在型号为UCPQ的电缆中P表示()。

A、采掘机械

B、采煤机

C、掘进机

D、屏蔽

考点:采掘电钳工采掘电钳工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已知集合A={x|-2≤x≤3},B={x|-1≤x≤4},那么集合A∩B等于(  )

A.{x|-2≤x≤4}

B.{x|3≤x≤4}

C.{x|-2≤x≤-1}

D.{x|-1≤x≤3}

题型:单项选择题

调石膏时错误的是()

A.先加水

B.搅拌速度要快

C.为加速凝固可增加搅拌时间

D.如水过多可续加石膏

E.以上均不是

题型:单项选择题

办理挂失业务的客户可不出具关联账户实体介质,可通过手工输入账号密码来验证客户身份,但解锁、挂失恢复、注销等必须验证客户的关联账户实体介质()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二、阅读以下文字,回答下面5个题

  夷、夏之称早就出现了。夷、夏之分是地域、语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之别。这种区别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长期的对立和战争而逐渐扩大。然而在西周以前,夷、夏之辨不严,夷可以变而为夏,夏也可以变而为夷,商人本来就起源于东夷,而周人起初与西戎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西周春秋时期,戎、狄、夷、蛮不仅散居四裔,而且在中原地区与华夏族(错居杂处)。春秋时期是华夏族的形成时期,夷夏观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据《左传》记载,鲁闵公元年 (前661),管仲对齐侯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鲁襄公四年(前569),魏绛对晋侯说:“戎,禽兽也,获戎失华,无乃不可乎”又《国语·周语》记载,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富辰对周襄王说:“狄,豺狼之德也。”又说:“狄,封豕豺狼也,不可厌也。”这些文献中出列的是春秋列国统治者辱骂戎狄为豺狼禽兽的最早记录。这时夷夏关系非常紧张,戎狄一再进攻春秋列国,晋、齐等大国都屡屡遭到戎狄的[侵扰]而不得安宁, 以至出现“南夷与北戎交, 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 (《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正是这种[危如垒卯]的局势激发了春秋列国的华夏民族意识,产生了夷夏观。以上所引的几条材料可以看做夷夏观出现的标志。

春秋列国时期,华夏族与夷的关系表现为()

A.非常融洽

B.非常紧张

C.互相融合

D.不断交流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工业生产企业,从20×7年1月起为售出产品提供“三包”服务,规定产品出售后一定期限内出现质量问题,负责退换或免费提供修理。假定甲公司只生产和销售A、B两种产品。20×8年发生如下事项:
(1)甲公司为A产品提供“三包”确认的预计负债在20×8年年初账面余额为40万元,A产品的“三包”期限为3年。该企业对售出的A产品可能发生的“三包”费用,在年末按当年A产品销售收入的2%预计。
甲公司20×8年A产品销售收入及发生的“三包”费用资料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A产品销售收入80012001400600
发生的三包费用15103020
其中:原材料成本1081015
人工成本5255
用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支出15
(2)甲公司为B产品提供“三包”确认的预计负债在20×8年年初账面余额为10万元,B产品已于20×7年7月31日停止生产,B产品的“三包”截止日期为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的B产品已全部售出。
20×8年第四季度发生的B产品“三包”费用为8万元(均为人工成本),其他各季度均未发生“三包”费用。
(3)20×8年9月20日甲公司接到法院的传票,受到乙公司的起诉,乙公司声称甲公司侵犯了其软件版权,要求甲公司予以赔偿,赔偿金额为80万元。甲公司根据法律诉讼的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意见,认为对乙公司予以赔偿的可能性在80%以上,最有可能发生的赔偿金额为50~60万元。
(4)20×8年12月5日,甲公司涉及一项担保诉讼案件,甲公司估计该项担保案件败诉的可能性为80%,根据案件的进展情况以及律师的估计,如果败诉则企业赔偿300万元的可能性是80%,赔偿200万元的可能性是2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单位以万元表示)。

(1)A产品20×8年末应确认的预计负债为( )万元。

A.75

B.80

C.70

D.65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