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只用于( )的质量控制。A.建筑企业 B.建设单位 C.特定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只用于( )的质量控制。

A.建筑企业

B.建设单位

C.特定的工程项目

D.质量责任主体

考点: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

1974年12月3日零时过后不久,顾准在风雪夜去世。

1952年,37岁的顾准被撤去上海市财政局局长职务。关于这次撤职,没有档案材料,只有一份当年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稿的几句话:“顾准一贯存在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 自以为是,目无组织,屡经教育,毫无改进,决定予以撤职处分。”在人人穿黄绿军装的年代,一个穿背带裤,戴玳瑁眼镜,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常用“睥睨”二字的人,得到这个评语并不奇怪。他不是出身望族,12岁在上海会计师事务所当学徒养活一大家子人,15岁已经写出中国会计业的最早教材。大家都承认,整个大华东地区找不出他这样有才干的人。但是这个人不服用。有关部门曾有意调他,他却坚持留在上海——入阁只是盆景,长不成乔木了。不光不去,他还不同意上级民主评议的运动式征税的方法,认为应该按法律规定的税率来征。不光不同意,还连续写文章来论证谁对谁错。他被撤职后曾有人为他申辩,一位领导说:“顾准不听话,不给他饭吃。”

撤职没有具体原因,顾准连检查都不知道该怎么写,他想写民主评议的事,被人叮嘱不要写这个。他连批判他的会议都没权参加,市委简报上的顾准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

不听话、不服用的结果,是被剥夺参与这个世界的权利。那段时间里他别无一事,夜不能寐,卧听马路上车声杂沓,渐渐沉寂。到又有少数人声、车辆开动之时,也就天色欲晓了。但他没有李慎之式的自我怀疑,当然有激愤和悲挫。但从他的日记来看,从来没有过灵魂深处的破裂,他的独立性保持终生。

一个月后,他找了几本初等几何、代数、微积分开始学习数学,觉得在阶级斗争和政治动向之外别有天地,他试图沉浸在与人世无关的理性里。不过,他很快跨越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他说研究经济一定要研究历史。他开始研究西方史和中国史。英文是他的另一大重要工具,凭此,他冲破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樊篱。书尽管有限,但他已经可以直接阅读到凯恩斯和斯密的原作,自己动手改译《资本论》。朱学勤说,后来那一代知识分子未能取得顾准这样的成就,是因为知识面以及逻辑乏力拖住了他们的脚步。

知识让人求实,逻辑让人求是。但是,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一个会把人席卷而去的时代,他怎么能在风暴中趴在地上紧紧抠住这两颗石子,而不被吹走,甚至连气息都不沾染?

顾准后来说过,那一年的生活让他养成读史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就是样样东西都要自己学着去判断。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动带着人去往未知之地。

1960年,他被划为右派。他在日记里写道:“腰不好,拿的又是短锄,有时只能双膝跪在泥里,靠双臂支撑着爬行。”双膝破损,臂膀全部红肿了,手掌也血肉模糊,很难拿笔。但他写道:“也只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才有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那时他早已没有了穿背带裤的习惯,他的新工作是捡粪。因为饥饿,粪越来越少,他需要站在别人边上,等人家拉完。他在日记里对自己有“抱臂旁观”的总结。

他并非刻意宁为玉碎,但他始终有自己的底线。“ * * ”初期,在河南某地,外调人员要他写材料说明某人过去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说,从来不知道这件事。对方当即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对方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之后,终于打不下去了。与他一起被下放的吴敬琏说,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无端指责他偷 * * 耍滑的地头批判会上,他冒着雨点般袭来的拳头高昂头颅喊着“我就是不服”的神态。他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他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

顾准有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有一天他看的时候,被军宣队的一个参谋发现了,便训斥他,马克思早就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你怎么能看这样的书?过了几天,顾准拿着一本《 * * 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去问这个参谋:列宁说修正主义者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了长子权,是什么意思啊?这个参谋答不上来,顾准说:这个典故出自《圣经》。你不读《圣经》,就根本读不懂列宁。军宣队的人从此有意识地避开顾准。即使看见他在看书,也绕着走,以免尴尬——似乎被监管的对象不是他,而是监管者自己。顾准就是这样不认输,不服输,甚至反输为赢,颠倒被欺凌和被侮辱的处境。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历尽劫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沉痛反思,回到巴金式的常识,没有神,也就没有兽,大家都是人。而顾准却在“ * * ”没有结束的年代,不仅要做一个人,而且已经对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种智力上的进取,不是跪倒在世俗权力脚下的头脑能够创造出来的。他引述普罗米修斯的自白: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这就是哲学本身的自白,哲学本身的箴言。这也是他的信仰——人的自觉性是最高的神。有了这种穷尽事理的逻辑,就不可能扯谎,也不可能屈服。 

(节选自《读者》2010年第八期)

小题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顾准在跟弟弟的通信中常用“睥睨”二字,表现出了他在人人穿绿军装的年代里,身居高位时的傲慢态度。

B.顾准在撤职后,登在市委简报上的检查,是由他的继任代写的,说明当时他犯的错误非常严重。

C.“凭此,他冲破了当时扎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樊篱。”“樊篱”是指对三角尺和圆规的单纯迷恋。

D.顾准在新的捡粪工作中能做到“站在别人旁边,等人家拉完”,是因为他要借这样的机会学习我国的农村经济这门课。 E、顾准早于其他中国知识分子对神进行深刻的批判,源于他具有不可扯谎,不能屈服的人的自觉性。

小题2:顾准“不听话、不服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3:“在风暴中抠住两颗石子”的“两颗石子”具体指什么呢?“抠住两颗石子”的目的是什么呢?(6分)

小题4:顾准“可以接受自己是牛鬼蛇神和反革命,但不接受道德上的泼污”,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呢?请结合文章和现实加以探究。(8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中国战场出现了被史学家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现象,即国民政府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云、贵、川等地。史学界普遍认为这场“大撤退”意义重大,下列关于其“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B.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C.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D.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货币市场基金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货币市场基金是指仅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

B.就流动性而言,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很好,甚至比银行7天通知存款的流动性还要好

C.就安全性而言,由于货币基金投资于短期债券、国债回购及同业存款等,投资品种的特性基本决定了货币基金本金风险接近于零

D.一般来说,申购或认购货币市场基金没有最低资金量要求

题型:单项选择题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A.服务的对象相同、服务的功能不同

B.服务的对象不同、服务的功能不同

C.服务的对象相同、服务的功能相同

D.服务的对象不同、服务的功能相同

题型:单项选择题

启动后严禁用手触摸旋转部分及随意移动防护装置,严禁随便脱离工作岗位或交他人看管。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