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 ),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 ),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

A.16岁以上及男60岁以下,女55岁以下
B.18岁以上及男60岁以下,女55岁以下
C.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
D.18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

考点:注册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柳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啤酒花收获后,统一时间清园,烧毁地面和架上的枯枝落叶,对于田边、渠边上的病花和枝叶不必要进行深埋等处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13分)

倾听黄河

李雪峰

远远我们就听见了那低沉的吼鸣,像远方隐隐的奔雷,像一万张牛皮大鼓被纷纷沓沓地一起擂响。天空里的一钩弯月,和洒在夜幕上青铜钉般散落的星星,都十二分迷蒙。许是夜风把惊涛骇浪的飞沫远远地吹洒过来了,温馨了风缕,温馨了夜色,霏霏地浅浅地润湿了我们的眉发和呼吸。

我们疾步迎着那涛声奔去。那喧嚣,也急切切朝我们的耳鼓汹涌而来。

终于,我们站在了那动人心魄的涛声里。

这就是黄河!就是比我们人类的历史还要源远流长,比我们的生命还要年轻,比我们的青春还要饱满和激荡,永远充满骚动,充满灵性的滔滔不息的黄河!

我们站在岸边被惊涛飞浪拍溅得轰轰作响的岩石上,苍茫的夜幕里,看不见流水,看不见浪涛,我们只能静静地伫立着,从涛声和河风里倾听这条大河,结识这条从唐诗宋词的飞韵里,一泻古今的灿烂大河。

仿佛一支奔突的马队刚刚离去,而另一支马队的一万只铁蹄又奔突而来。轰——哗——,轰——哗——,一浪推卷着另一浪的余音,没有间歇地急骤地擂在我们屏气凝神的胸膛上。一声浪涛里挟卷着漫天的飞雨碎沫,凉凉地溅了我们一头一脸。在轰鸣的刹那,岸在颤栗,脚下的大地也猛地一抖,仿佛要沉陷,然后那轰鸣又从大地深腹沉闷地反弹了过来。浪涛的轰鸣,和大地恢宏的回声,震耳欲聋地把我们夹击在中间,震击得我们摇摇晃晃。

足足有半个钟头。黄河让我们领略了它半个多钟头的恣肆和狂放、恢宏和雄浑,就渐渐收敛了,渐渐风平浪静,渐渐恬静了下来。我从此才真的知道黄河是富有灵性的,就像一个胸怀坦荡的人,他让你认识的不仅是他的阳面,而且还有他不灿烂的另一面。

有几盏星星一样的灯,从黛黑的远方飘飘摇摇地漂下来。那灯在静静流淌的水声里,一点一点明明灭灭地近了。渐渐就听见那悠闲缓慢的摇橹击水声。像一双母亲的手,轻拍着静静睡去的黄河,充满慈祥,充满爱抚。有几只水鸟,冗长地啁啾着,羽翅的扇动声和在舒缓的水流里,像是几声悠远的古筝声韵,幽幽地流远了。

船近了。但看不清是乌篷,还是舢舨,只是欸乃欸乃地漂着。有缠绵的渔歌月光似地飞落过来,那歌声轻柔,淡泊,含着温馨的水汽,和着水流的起伏,轻风一样地婉转着。

我们一直站到月落西山。谁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谛听着。

同行里有朋友叹息说,没有看到黄河的浑黄和苍茫。我想,聆听黄河的声韵难道不比见到黄河更深刻吗?就像倾听音乐,虽然看不到它所表达的那一种意境,但通过音符所意想的境界,比那种起初的风景更高远更优美。

黄河啊,我从我的耳朵里看到了你,我从一支雄浑而清丽的音乐里看到了你。

[注] ①欸乃:象声词。开船的摇橹声。

小题1:本文写了黄河的两种声音:一种是     的声音,另一种是     的声音。(摘选原文词语填空。2分)

小题2: 选文第1段画线句描写的对象是月亮和星星,并没有涉及黄河的形象和声音。这个句子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小题3:本文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从第6段或者第8段中任选一个精彩的比喻句,写出本体和喻体,并加以赏析。(3分)

小题4: 作者在文末表达了自己的感触:聆听黄河的声韵比见到黄河更深刻。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作者产生这种感触的原因。(3分)

小题5:作者在文中说黄河“从唐诗宋词的飞韵里,一泻古今”。请写出一组表现黄河神韵的唐诗或者宋词名句。(2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观念论”与“实在论”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为了节约资源,政府制定节水措施。基本水价为1.8元/吨,若每日用水量超过标准用量,超出部分按基本价格的200%收费,小明家三月份用水50吨,共交水费108元,则每月标准用水量为( )。

A.10吨
B.20吨
C.30吨
D.40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