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桡骨和尺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骨均参加桡腕关节的组成 B.桡切迹在桡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下列关于桡骨和尺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骨均参加桡腕关节的组成

B.桡切迹在桡骨上

C.尺切迹在桡骨上

D.尺骨和肱骨小头相关节

E.在前臂旋前时,二骨并行排列

考点: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2005年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真题(第一单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 )在我国正成为重要的协助残疾人康复的方法。

A.个案工作

B.心理康复

C.教育康复

D.小组工作

E.社区康复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天使长米迦勒为什么事与撒但争辩?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有关安全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C.深夜家中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换气

D.严禁在加油站、煤气站等处吸烟和拨打移动电话

题型:单项选择题

造粒水系统主要用()方式调节水温。

A、用循环冷却水

B、用换热器

C、补加脱盐水

D、通过加入冷凝液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短文,完成106—110题。


大自然真的不懂数学吗
人们视数学为科学的王冠。但为什么我们用极高深的数学、极复杂的公式、极庞大的程序,在超巨型计算机上进行长时间运算,也只能以极其有限的精确度,计算一些比较简单的分子呢更何况大分子、生命大分子体系,如果它不懂数学,描绘它的数学为什么几乎是无法达到的艰深呢
宇宙大爆炸后以近于临界速度膨胀了150亿年,它与临界速度的差异不会超过1/1036。假如我国12亿人,每人把中国大百科全书(73册,近1亿汉字)、英国大百科全书(19册,近2亿字母)、美国大百科全书(30册,2亿字母)各抄两遍。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抄错一个字母,错误就已达到1/1018。然而宇宙膨胀的精确程度比这还要准确100亿倍。大自然真的不懂数学吗在我们看来如此吃力,如此高不可攀的事情,大自然为什么如此轻松、如此[ 1 ]地[ 2 ]呢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天、地、人。然而今天的人类恰恰是对这三个古老话题知之甚少。对于“天”,现代宇宙学不过刚猜出一点皮毛。对于我们每天踩在脚下的“地”,我们钻探深度不过以十公里计,与地球半径(6378.14公里)相比,不过才干分之二三。若是个苹果,我们连表皮的深度都没啃破。这点我们甚至还不如一条虫!至少它已吃到果心了。对于“人”我们了解得尤其肤浅,特别是大脑思维的本质与神经工作的方式,我们还基本上一无所知。可能宏观与微观“语言”在此全不通用。它也许是下个世纪,“芝麻”都叫不开的神秘洞府。
似乎人类在自然科学上一遇到“起源”的问题就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几个最大的难题。有些新理论又是那么脆弱,经不起推敲。一种基于分子随机碰撞的生命起源理论不久前刚刚提出,但英国天文学家弗·霍依勒评价说:“上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卷整个废料场的飓风来装配波音747喷气机一样。”这种几率无异于让一只猴子在计算机键盘上胡乱跳踏,居然打出了一部“莎士比亚”。你信吗
科学越发达,理论越艰深,学科也就越是高度地分化,人的专业知识面也日趋狭窄。如果你问某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他可能会说:我在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分部、理论化学研究所、量子化学研究室、从头计算方法研究组、从事多原子分子课题中的位能面计算工作。你尽可以和他讨论“从头算”方面的问题。但倘若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使双方都感到尴尬。一问,嘿然;又问,敛容;三问,正色;再问则拂袖而去。这不禁使人想起一个曾在宫廷御膳房供职的厨师,他后来受雇于某大家,主人想以其资历炫耀一番,命他烧制一桌宫廷筵席宴客。答曰不能,因他是专做宫廷点心的。又令其制作一席宫廷点心待客。又答曰不能,因为他是为做某种点心专职切制葱末的。也许当今从事各种专业工作的人中就有不少“专门切葱”的。
人人都知道瞎子摸象的故事,然而也许我们就在于着类似的事。如果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还算是研究过“大象学”的话,近代科学家们早就分别潜心于“象腿学”、“象耳学”、“象尾学”、“象牙学”等分支了。而现代的博士生导师已带领众多子弟分兵于“象腿学”中的“象脚学”、“象趾学”、“象腿力学”等次级分支了。

下列表述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我国12亿人把那122册百科全书抄两遍,只要每个人抄错一个字母,错误就已达1/1018
B.我们人类对地球钻探的深度至今都没有超过10公里,与地球半径相比,才千分之二三
C.对于大脑思维的本质与神经工作的方法,宏观与微观“语言”可能全不通用
D.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研究过大象的学问,为古生物学作出了不少贡献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