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是( )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B.骨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是( )

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
B.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C.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增多
D.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原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
E.骨髓病态巨核细胞增多

考点:内科主治医师内科专业实践能力血液病专业实践能力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使重心后移以便直立的是

A.脊柱颈面
B.脊柱胸曲
C.脊柱腰曲
D.脊柱骶曲
E.脊柱侧曲

题型:单项选择题

以下哪项不属于燥热伤肺的证候()

A.干咳少痰

B.胸部满闷

C.鼻咽干燥

D.痰涎壅盛

E.心烦口渴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题型:单项选择题

患者女性,28岁,已婚,因持续发热17天,于2005年9月17日入院。

患者于9月1日开始突起畏寒,发热,体温38℃,自认为“感冒”,未经特殊治疗,3天后体温上升至39℃,感全身不适,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嗜酸性粒细胞0.02,淋巴细胞0.35,经青、链霉素治疗无效于9月5日再去医院就诊,疑为“伤寒”,抽血作肥达反应,结果“H”1:80,“O”1:40,“A”1:40,“OB”(-),血象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5,淋巴细胞0.35,改用氯霉素治疗无效。因体温持续不退,全身酸痛,当地医院加用地塞米松每日10mg静脉滴注两天后体温下降,9月9日又开始发热,体温达39.5℃,伴有腹胀,右下腹压痛,加用庆大霉素2支/天,共用3天,12日又退热回家,15日起发热,食欲不振,腹胀,再次加用地塞米松每天20mg静滴。17日晨大便呈暗红色,并感头晕,面色苍白,口渴,出冷汗,即以发热待查收住院治疗。

既往体健,家中无类似患者。

体查:体温38.5℃,脉搏20次/分,呼吸20次/分,BP80/50mmHg发育正常,急重病容,面色苍白,颈软,心律齐,无杂音,心率120次/分,肺部清晰,腹软,肝肋下1cm,质软,脾肋下1.5cm,右下腹部压痛,无腹水征,脊柱四肢无畸形。

治疗原则是什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于发热量很小的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主要包括( )。

A.围护结构耗热量、通风耗热量
B.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热量
C.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D.围护结构耗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量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