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倭寇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的著名抗倭英雄是( )。 A.张居正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明朝中后期,倭寇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当时的著名抗倭英雄是( )。

A.张居正
B.戚继光
C.郑成功
D.袁崇焕

考点: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4分)

什么是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出现普遍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因为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全体家族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组成部分PM2.5在2011年迅速蹿红。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粒子。按照大小个来排列,颗粒物的家族中还有PMl0和PMI,即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l微米的粒子。

PM2.5如此受到重视不仅仅因为它是霾的元凶,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在人体中,PM10集中于喉部和鼻内,通过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得以清除;2.5~10微米的颗粒物停留于气管;PM2.5则会深入到肺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曾做过一个调研。PM2.5的增加,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人数成正相关。MP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l%,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小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形成的。

B.霾使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C.PM2.5是霾的元凶,同时对人体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体肺部。

D.PM2.5浓度的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会相应增加。小题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B.去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句中的“均匀”一词句意会改变。

C.本文主要介绍了霾的成因及危害。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来说明。

题型:单项选择题

小明为了“探究装有碎冰块的烧杯放入恒温房间后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他将一装有碎冰块的烧杯放入打开空调的恒温房间内,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每隔一段时

间测出一次温度值,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另外小明画出了烧杯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时间/min0510152025304050556070
温度/℃0.30.40.82.04.88.210.512.513.614.014.014.0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小明所做上述实验的房间温度是______℃左右;

(2)根据表格,小明作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请根据图象中所蕴涵的物理知识推断,用同一盏酒精灯把一定质量的水从20℃加热到30℃所需要的时间______(大于/等于/小于)从85℃加热到95℃所需要的时间,你的理由是______;

(3)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由图象可知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沸腾后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钩虫引起的长期慢性缺血可导致()

A.缺铁性贫血

B.心脏脂肪变性、心脏扩大

C.低蛋白血症

D.胃肠黏膜萎缩

E.儿童嗜异食症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具体行为

题型:单项选择题

校配好无框眼镜后,别忘了告诉顾客要养成双手摘戴眼镜的好习惯,以免使()。

A、镜架变形,镜片破裂

B、镜架翻边,镜片破裂

C、眼镜镜度不准

D、眼镜折射率不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