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的利率( )。A.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B.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C.由发行人确定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可转债的利率( )。

A.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B.经中国证监会核准

C.由发行人确定

D.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商定

考点:证券业从业考试证券发行与承销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准备工作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因供血中断又未能及时建立侧支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的死亡,称为()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坏疽

D.梗死

E.栓塞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是[ ]

A.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B.这景色还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图。

C.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D.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题型:单项选择题

表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病窦患者,最好选用()。

A.静注阿托品

B.安置按需型人工心脏起搏器

C.不需治疗

D.口服氨茶碱

E.静滴异丙肾上腺素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4题。

司马迁举了一系列“发愤”的著作,有的说理,有的记事,最后把《诗三百篇》笼统都归于“怨”,也作为一个例子。钟嵘单就诗歌而论,对这个意思加以具体发挥。《诗品·序》里有一节话:“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说也奇怪,这一节差不多是钟嵘同时人江淹那两篇名文——《别赋》和《恨赋》一一的提纲。《序》结尾又举了一连串的范作,除掉失传的篇章和泛指的题材,过半数都可以说是“怨”诗。至于《上品》里对李陵的评语:“生命不谐,声颓身丧,使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更明白指出了刘勰所谓“蚌病成珠”,也就是后世常说的“诗必穷而后工”。

还有一点不容忽略。同一件东西,司马迁当作死人的防腐溶液,钟嵘却认为是活人的止痛药和安神剂。司马迁《报任安书》只说“舒愤”而著书作诗,目的是避免“姓名磨灭”、“文采不表于后也”,着眼于作品在作者身后起的功用,能使他死而不朽。钟嵘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强调了作品在作者生时起的功用,能使他和艰辛冷落的生涯妥协相安;换句话说,一个人潦倒愁闷,全靠“诗可以怨”,获得了排遣、慰藉或补偿。随着后世文学体裁的孳生,这个对创作动机和效果的解释也从诗歌而蔓延到小说和戏剧。例如周楫《西湖二集》卷一《吴越王再世索江山》讲起瞿佑写《剪灯新话》和徐渭写《四声猿》:“真个哭不得,笑不得,叫不得,跳不得,你道可怜也不可怜!所以只得逢场作戏,没紧没要,做部小说……发抒生平之气,把胸中欲歌欲哭欲叫欲跳之意,尽数写将出来,满腹不平之气,郁郁无聊,借以消遣。”李渔《笠翁偶集》卷二《宾白》讲自己写剧本,说来更淋漓尽致:“予生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自长至老,总无一刻舒眉。惟于制曲填词之顷,非但郁藉以舒,愠为之解,且尝僭作两间最乐之人……”李渔承认他剧本里欢天喜地的“幻境”正是他生活里局天蹐地的“真境”的“反映”——剧本映照了生活的反面。大家熟知弗洛伊德的有名理论:在实际生活里不能满足欲望的人,死了心作退一步想,创造出文艺来,起一种替代品的功用,借幻想来过瘾。假如说,弗洛伊德这个理论早在钟嵘的三句话里稍露端倪,更在周楫和李渔的两段话里粗见眉目,那也许不是牵强拉拢,而只是请大家注意他们似曾相识罢了。

上文最后说“他们”(弗、钟、周、李)“似曾相识”,这么说的意思是()。

A.弗洛伊德的理论,其实在钟嵘、周楫和李渔那里也有所体现。

B.文艺作品是作者某种欲望的替代物,在这点上中外理论有相通之处。

C.创作动机和效果常有矛盾,在这问题上弗洛伊德和我国古代作家有默契。

D.弗洛伊德和钟嵘、周楫、李渔等人的理论既有很大区别,又颇多相似之处。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甲醇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为天然气。甲醇成品用企业自备的10台载重量20t的槽罐车运输。在距离生产区1500m处建有甲醇灌装站,站内有6个单个储量15t的储罐和6个装车台,另有一个4m高钢制移动平台,工人可登上该平台开展日常维护工作。灌装作业由人工操作完成。站区避雷装置、防火标志及消防设施齐全。在罐装站内划定了黄色警戒线。所有槽罐车都按要求安装了防静电装置和防火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指出罐装站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并说明引发的原因。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