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经济运行的态势不同,产业政策的具体目标不同,措施和力度亦有所不同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经济运行的态势不同,产业政策的具体目标不同,措施和力度亦有所不同。这些体现了产业政策的( )特征。

A.协调性
B.时效性
C.导向性
D.组合性

考点: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宏观经济政策综合宏观经济政策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五猖会》片段 (7分)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小题1:此文选自(作者)         写的回忆性散文集《              》 。(2分)

小题2:选文第一段写五猖会是“罕逢”的“盛事”,五猖庙的“奇特”,目的是什么?作者在结尾又写背书的内容完全“忘却”这样写起了什么作用?(3分)

小题3:你对文中的父亲对“我”的教育方法有何评价?(2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对县公司传输维护工作检查周期是每季一次,其中检查公用器材是否到位包括什么?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系统中,客户经理需将()上传至授信申请中,供申报审批用户查看。

A.《财务预测报错》

B.《信用评级报告》

C.《授信调查报告》

D.《项目评估报告》

题型:单项选择题

我国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基础业务有()

①存款业务

②贷款业务

③结算业务

④代理保险业务

A.①

B.②

C.①②

D.②③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