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考点:专升本考试政治专升本政治
题型:单项选择题

同一有效身份证件原则上能最多办理()次移动宽带业务开户业务?

A.一;

B.三;

C.五;

D.无数次。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下面节选了几则《论语》,既有我们课堂上学过的,也有没学过的,读完后,有信心答对后面的题吗?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岂不善者而改者。”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⑦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识:zhī,记住;厌:满足;倦:厌倦;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

       ⑧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好学也。” (尝:曾经;以思:用来思考;无益:没有益处)

       ⑨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敏:思维敏捷,聪敏;不耻:不以……为耻辱)

       ⑩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hào;乐:lè)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1)吾日三吾身。(    )

(2)学而不思则(    )

(3)士不可以不弘毅(    )

(4)勿于人呢(     )

2、翻译文中两个划线的句子。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3、从⑦-⑩则中选择适当的句子填到下面相应横线上(每小题写一句即可)。

     ①关于学习方法的                                                                       

     ②关于学习态度的                                                                      

4、对照十则《论语》,谈谈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企业经注册税务师审核,2007年度实现销售收入为16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为 1200万元,销售费用为80万元,财务费用30万元,管理费用为140万元(其中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费用16万元),缴纳增值税50万元,缴纳消费税70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共计12万元,直接向灾区某单位捐款10万元。
根据所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以万元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2007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A.22.44

B.19.80

C.19.14

D.3.3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厌氧消化系统中,非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的关系为( )。

A.互生
B.共生
C.拮抗
D.寄生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必须把社会管理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材料一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曾说,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扎实开展保持 * * 党员先进性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为适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请你分析材料二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