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度T下,正、逆反应均为一级反应的对行反应为,由纯A开始反应,即反应开始时无B存在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在温度T下,正、逆反应均为一级反应的对行反应为,由纯A开始反应,即反应开始时无B存在,当反应进行到A与D的浓度相等时.所需的时间t=()。

A.A

B.B

C.C

D.D

考点: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具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项目的静态投资为3750万元,按进度计划,项目建设期为两年,两年的投资分年使用,第1年为40%,第2年为60%,建设期内平均价格变动率预测为6%,则该项目建设期的涨价预备费为()。

A.368.1万元

B.360万元

C.267.57万元

D.370万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鸟听到枪声后飞走

C.向日葵的花盘总转向太阳

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后变黑

题型:单项选择题

时代不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材料二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嘉靖《太康县志》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反映的不同消费观念。(2分)并指出材料二消费观念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之后,崇尚洋货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都要带个洋字”。民国初年,出现了倡导使用国货运动,“消费品都要带个华字”。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出现“崇尚洋货”和“倡导国货”的原因。(4分)

材料四  山东城镇居民“九五”时期消费结构表

 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消费支出构成(%)100100100100100
食品支出43.640.939.637.134.7
衣着支出17.416.714.013.613.2
设备用品及服务9.49.510.412.211.2
医疗保健支出3.94.54.54.96.4
交通通信支出4.95.56.26.07.0
娱乐文教用品及服务10.011.212.813.314.2
居住支出 6.77.17.98.27.9
杂项商品及服务4.64.64.64.75.3
 

(3)据材料四概括这一时期山东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2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消费观念的因素有哪些?(2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层理构造的形成是受()条件控制的。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