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B.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B.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D.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考点: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旮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一个常用的词,指屋子里或院子里的角落,或指一切角落。近年,北京人艺演出了话剧《旮旯胡同》,说的就是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旮旯这个词应该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音译过来的,它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今天的蒙古族居住地还有很多这样的地名,它们是与旮旯一词发音类似的词,像锡林格勒盟、霍林格勒市等。“旮旯”与“格勒”发音相似,写法不同,语源应该是相同的。汉语中使用“旮旯”一词的地区,正是我国长城沿线及华北、东北地区,是汉族与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相伴生活的地区,他们的语言影响了汉语是可想而知的。现在的北京方言中就有大量的蒙、满语词,如“窟窿”,即借用蒙古族语“库伦”(蒙语语意为围起来的地方)一词,都表示小的空间,汉语在词意上有所变化。

那么,汉族是怎样借用旮旯这个词的呢?又怎样把它由表示重要的居住地的词,演变成一个表示边远小地方以至角落的词的呢?我想从我们现实生活的一些词汇演化过程,推测出过去演化的情况。例如,我们原本郑重地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为国际友人、外宾、外国人,后来,外国人越来越多,民间就称他们为“老外”了。“旮旯”一词的演变也应该符合这个规律。开始,阿尔泰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问他们从何处来,他们自然说某某格勒。后来,来的人多了,都说是来自某某格勒。时间长了,就演化为不发达的鲜为人知的边远、偏僻的地方,语音也打趣地变为“旮旯”。

汉语里借用“旮旯”一词,可以单称“旮旯”,也可以和汉语里原来的词结合,叫犄角旮旯。从字形上看,能推测其音译自外族语。两个字不能拆开,这是很多外来语词的共同特点,如葡萄、唢呐、珐琅等。

在阿尔泰语系中,“旮旯”表示宏大、雄伟、神圣的地方,从当初造字的字形上也能看出来。两个字都有日字。汉语中旮旯的本意是太阳的故乡或太阳神的住地,保持了阿勒泰语的原意。阿尔泰语系诸族,普遍有崇拜太阳神的信仰。但“旮旯”这个词译过来后,又经过演变,词义由神圣变为世俗,所指的地方也由大变小,但字形却没有变。

小题1:有关“旮旯”一词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旮旯”是音译外来词语,与阿尔泰语系词语“格勒”发音相似,语源应相同。

B.按汉字造字法,“旮旯”两字的构成都有“日”字,字形上保留了原词意。

C.“旮旯”的原意是表示居住地,汉语借用过来,演变至今,意思没有太大变化。

D.阿尔泰语系中,“旮旯”的意思与阿尔泰语系诸族崇拜太阳神的信仰有关。小题2:对第三段中“这一规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某一外来词汇用的人多了,词义发生了变化,时间长了变化后的词义就固定下来了。

B.某一外来词汇其原始意义不被人接受,时间长了人们就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其意义。

C.某一外来词汇其原始意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在交际中就改变了其意义。

D.某一外来词汇因为使用它的人多了,其词义不能固定下来,时间长了就发生了变化。小题3:下列关于“旮旯”一词的用法和演变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原词为褒义,汉语音译过来之后指“不起眼的小巷子”,略含贬义,带有对某地轻蔑甚至歧视的意味,现仍如此。

B.原词为阿尔泰语系的词语,后来,该语系某族人来到汉地,在回答“所自何方”时,将此词传入,遂使其成为汉民族通行于各地的共同语。

C.原词发音与“格勒”相似,汉语借用后语音被打趣地变为“旮旯”,“葡萄、唢呐、珐琅”等词的读音也以这种方式演变而来。

D.原词含神圣之意,汉语译过来后词义由神圣演变为世俗,所指地方也由大变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除数和被除数同样大,商是[ ]

A.0

B.1    

C.2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大小的比值分别为()。

A.R,0,0

B.0,0,∞

C.R,∞,0

D.R,0,∞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题:阅读梁启超《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这段话中列举了哪几类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闻一多《发现》一诗,然后回答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体现在哪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