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为个体经营者一次性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的金额,不得超过______万元。A.1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农村信用社为个体经营者一次性签发现金银行汇票的金额,不得超过______万元。

A.10
B.20
C.30
D.50

考点: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会计、审计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考试会计、审计
题型:单项选择题

125乘以45的积,除以587与562的差,商是多少?

题型:单项选择题

跟单员应该先与供应商协调送货并且跟仓库协调接收后再通知供应商送货,否则会引起货物进仓的混乱。( )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与孙季逑书

(清)洪亮吉

季逑足下:日来用力何如?亮吉三千里外,每有著述,手未握管,心悬此人。虽才分素定,亦契慕有独至也!

吾辈好尚既符,嗜欲又寡。幼不随搔首弄姿顾影促步①之客,以求一时之怜;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惟吾年差长,忧患频集,坐此不逮足下耳。然犬马之齿三十有四,距强仕之日,尚复六年。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下庶几垂竹帛之声,传姓名以无惭生我。

每览子桓②之论:“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及长沙③所述:“佚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感此数语,掩卷而悲,并日而学。

又佣力之暇,余晷尚富,疏野之质,本乏知交,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烛就跋④则携素册以到枕。衣上落虱,多而不嫌;凝尘浮冠,日以积寸。非门外入刺,巷侧过车,不知所处在京邑之内,所居界公卿之间也。

夫人之知力有限,今世之所谓名士,或悬心于贵势,或役志于高名,在人者未来,在己者已失。又或放情于博奕之趣,毕命于花鸟之妍,劳瘁⑤既同,岁月共尽,若此皆巧者之失也。间尝自思:使扬子云移研经之术以媚世,未必胜汉廷诸人,而坐废深沉之思。韦宏嗣舍著史之长以事棋,未必充吴国上选,而并亡渐渍之效。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每以自慰,亦惟敢告足下也。

注:①顾影促步:形容风流自赏。       ②子桓:魏文帝曹丕的字。

③长沙:东晋长沙郡公陶侃。 ④烛就跋:蜡烛将尽。⑤劳瘁:劳苦而精疲力竭。

9.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求一时之怜怜:爱慕

B.惟吾年差长差:差别

C.非门外入刺刺:名片

D.间常自思间:有时10.小题2: 文中“ 坐此不逮足下耳” 的“坐”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坐“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

B.项王、项伯东向坐

C.坐法而去官

D.侯嬴直上坐,不让。11.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洪亮吉“平生志向”和“并日而学”的一组是 (   )

好尚既符,嗜欲又寡                   

手未握管,心悬此人                     

上亦冀展尺寸之效,竭志力以报先人

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劳瘁既同,岁月共尽                            

衣上落虱,多而不嫌;凝尘浮冠,日以积寸

下庶几垂竹帛之声

鸡胶胶则随暗影以披衣

12.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孙季逑的思念与倾慕,然而摆脱了一般书信的客套,表明自己所关注的唯在学问之事。

B.作者引述曹丕和陶侃的话,不仅以古论今,说明光阴宜惜的道理,同时借古人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C.第三段末尾以门外车马往来之声以及公卿所居之地与作者的孤寂落寞形成鲜明对照,表明了作者对不善于迎合世俗的苦恼。

D.文章末段引征扬子云和韦宏嗣两个历史人物,用以证明学问之事可以不朽,远胜于媚世取荣和徒损精力于游戏。13.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实思研精蓄神忘寝与食,以希一得之获。(4分)

译文:                                                                  

(2)或悬心于贵势,或役志于高名。(2分)

译文:                                                                  

(3)二子者专其所独至,而弃其所不能,为足妒耳。(4分)

译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男性,成年人,颊侧龈肿,肿胀突出、半球样,龈充血、表面光亮,自觉搏动痛,扪软而有波动,指压龈向内溢脓,牙松动明显,龈袋超过5mm,无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龈 * * 炎

B.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C.侵袭性牙周炎

D.牙周脓肿

E.慢性牙周炎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试述增强肌力和耐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