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风寒,误用泻下剂后,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微喘,舌苔薄白,脉沉缓者,治疗应选用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外感风寒,误用泻下剂后,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微喘,舌苔薄白,脉沉缓者,治疗应选用:(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麻黄加术汤

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E.石膏汤

考点: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2003年中医执业医师方剂学真题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作品的作者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

(1)《春望》     (2)《夜雨寄北》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醉翁亭记》

(5)《爱莲说》    (6)《小石潭记》  (7)《过零丁洋》       (8)《行路难》

A.(2)(3)(6)(8)

B.(3)(4)(7)(8)

C.(1)(4)(6)(7)

D.(1)(2)(5)(8)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般情况:女,35岁,幼教老师。
求助者主诉:阵发性地呼吸急促、坐立不安、心悸、手脚麻木等3个月。
案例介绍:求助者婚后多年不孕,曾做诊断性刮宫,术后出现 * * 流血,听同事说有癌变的可能,更加恐慌,甚至见血就怕。既担心得了不治之症又怕丈夫嫌弃自己,出现失眠、烦躁、易激惹等表现,3个月后症状加重,出现发作性烦躁、坐卧不安、呼吸急促、胸闷、心悸、手脚麻木等症状,发作当时有濒死感。每次发作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后来症状加重,间歇期不明显,整日忧心忡忡,有自杀企图,尚未采取主动行动。完全丧失工作和操持家务的能力,生活难以自理。
在母亲的陪同下,自愿来心理科就诊。

引发求助者心理和行为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 )。

A.认知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跨文化因素

题型:单项选择题

(9分)

新中国的外交,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期采取了什么外交方针?(2分)

材料二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

——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

(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2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2分)

材料四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参与本届世博会的,既有周边睦邻,也有远方来客;既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既有国家机构,也有国际组织。

材料五 内政决定外交。随着国内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

——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四、五,概括指出新中国外交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1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理用氧一般要求保持PaO在()

A.50~60mmHg

B.50~70mmHg

C.85~90mmHg

D.90~95mmHg

E.95mmHg以上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药材表面灰黄色,外皮易横向断裂而露出木部,形如连珠,皮部厚,淡紫色,易与木部分离,木心细小,约占断面的30%,下列符合此特征的药材是( )

A.羌活
B.巴戟天
C.铁箍散
D.羊角藤
E.甘遂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