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经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项目的直接领导与组织者 B.只负责沟通、传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关于项目经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项目的直接领导与组织者

B.只负责沟通、传递指令,而不能或无权对项目制定计划、进行组织实施的负责人称为项目经理

C.是负责项目组织、计划及实施过程,处理有关内外关系,保证项目目标实现的项目负责人

D.是工程项目承担单位的法定代表在该工程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代理人

考点:注册咨询工程师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过失致人重伤后马上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抢救

B.华某去盗窃邻居的过程中,见屋内有灯光,于是返回家中

C.甲将挪用的本单位资金悄悄还上

D.刘某因对邻居怀恨在心,有天晚上想去放火烧掉邻居的房子。到了邻居的房子附近,因害怕被人发现,遂回到家中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题型:单项选择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①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二十四年,桑哥为相,引用党与,钩考天下钱粮,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 * * 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 * * 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供给,施与

B.则以酒食而慰遣之劳:烦劳

C.民不其苦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其家籍:登记,没收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价输官

B.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樊哙侧其盾以撞卿但暂还家,吾今报府

C.得珍宝如内藏

D.返汝耕桑长幼节,不可废也        且行千里,谁不知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是

A.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B.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具陈桑哥 * * 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C.则 * * 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D.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3分)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3分)

(3)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4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成碱性食物的是

A.蔬菜
B.米饭
C.面粉
D.肉类
E.食盐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三)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道题。
我的老师、武汉大学教授李格非先生年届八十,德高学硕,知识界多尊称他“我们的格老”。他担任《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主持编纂工作十又五年,确实是□。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十载铅椠虫鱼,一片寒毡,埋头修纂”,“不为利锁名牵,不省疾疚淹缠。编摩愍悟,呕出心肝一片丹”(《增字锦堂月曲·编纂抒怀》)。我曾亲见格老推敲例句十分辛苦,忍不住劝他:“您成竹在胸,资料卡片又那么丰富,可以手到拈来,例句只要证明释义就行,何必尽善尽美”格老正色答到:“同样解释一个“把”字,林语堂的例子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我的例子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善恶分明白不待言,但佳者得之不易。”又说:“□,著书立说者岂可轻忽!”
格老业余喜撰对联,认为可以寄托性情,不必以雕虫小技视之。一日,他想起唐朝娄师德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故事:人家把口水吐在其脸上,擦也不擦,让他自己干去;能够喝下五斗老醋,肚量亦自不凡。格老就用“唾面白干鼻吸五斗醋”为初句,反复推敲对句。一位才子对以“掉头不顾耳听万松声”,可说气象恢弘,对仗工稳熨帖。但格老以为潇洒有余,谦诚不足。他宁愿声律小疵,对以“虚怀好学心念一字经”。“一字经”用的是“荀子·劝学旷用心一也”、“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的典故。格老安贫乐道,不完全赞成《论语》上“居无求安,食无求饱”和《礼记》上“富润屋,德润身”的说法。略加增删,集成一幅佳联:“居无求安食求饱,”于此可见先生襟怀。我久为人师,最苦不过的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聪明好学的令人愉悦,反之使人头痛,这大概也是常情。一日与格老讲论此事,先生略一沉吟,说起他在成都的一件往事:某一工艺作坊竟以最不起眼的树根老藤雕刻嫁接为绝妙盆景,令人叹为观止。老人应嘱撰题一联:“天生我才必有用,世无朽木不可雕。”店主十分感激,我听后也是深受启发。
先生忙余小憩,爱听京戏,并能清唱,自得其乐。曾观赏某名家演艺,十分佩服其做工老到,功力深厚。但随后又万分惋惜他有一处败笔。原来这是一幕悲剧,那位艺术家随意表演出一个惟妙惟肖的抽烟动作,嘴唇一张一合特别招摇,惹得观众忍俊不禁,但同时全然破坏了悲壮气氛。格老因此告诫:“有些人运思作文,全不顾通篇情调意境,一味在丽辞佳句上施才逞能,正与此一般无异。”这不禁使我检讨起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我的家乡生产队死了耕牛,托我写一份贷款买牛的申请,我煞费苦心,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中有一句“牛乃耕者之本”,当时颇引为得意。不料一识字老农事先已写好了申请,也来让我润色,那纸上径直写道:“我们队耕牛死了,眼下青黄不接,申请贷款五百买牛,秋后一定偿还。”我霎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格老对此感喟再三,说,这正如鲁迅先生告诫过的,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啊!

依次填入第一自然段两个方框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劳苦功高 扬善惩恶

B.苦心孤诣 潜移默化

C.煞费苦心 明理去非

D.用心良苦 耳濡目染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