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项财产( )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A.有时能,有时不能 B.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同一项财产( )同时存在两个所有权。

A.有时能,有时不能

B.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

C.不能

D.能

考点: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营建起梭罗式的散步境界

杨文丰

  梭罗在《心灵散步》中还说,能不能成为真正的散步者,绝不是依靠自己的追寻,“一个步行者,必须是得天独厚的,必须天生是步行者的家庭成员。我是个‘生命的步行者’”。的确,以生命而散步者,自然是本质的、天然的、本色的。

  我对梭罗这种“天生散步者之说”,尽管欣赏,却不敢苟同。我将之视作是梭罗散步说的瑕疵。尽管梭罗之说肯定是真诚的。因为一名作家是否真诚,主要是看他的文字。梭罗的真诚,却全然展示在那不朽的与其行为也自然合一的长篇自然散文——《瓦尔登湖》里了。

  1845年春天,梭罗在老家康科德城附近的瓦尔登湖畔建了一座小木屋,过起了自耕自食的生活,写出了《瓦尔登湖》这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徐迟:《瓦尔登湖》译本序)。书中文字,摹景写人细致优美,见解独到,耐人寻味,还犹同湖水般纯洁、透明、自然、静谧。静静的文字,给予你一片清新、健康、向上的冲力,使你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得到了纯净和升华。能写出如此文字的梭罗,还能是不真诚的吗?

  然而,假如梭罗能够活到今天,我以为,他肯定也会真诚地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散步观”了。毕竟客观环境会影响乃至决定人的主观意识。当年,梭罗之所以具有那样的散步观,是由当时瓦尔登湖一类纯净、恬静、美丽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起码也是与其密不可分的。不久前,我恰巧读了一篇中国作家朝圣瓦尔登湖后写的文字,才知瓦尔登湖也早已“旧貌变新颜”,环湖早已屋舍森然,喧嚣不绝于耳,而且湖泊早已凄惨地干涸了。

  置身于今天如此的环境,梭罗,你还能 “散步”依旧吗?你还会有旧日的散步心情吗

  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可以推断,可敬的梭罗也只能 “改行”而走路了。

  梭罗的“改行”,无疑是无奈的,可将之视作一则寓言。

  嗟乎!深入地看,谁能否定,今天如此伟大可爱的人类,已再也无法自在地“散步”,而只能宿命地“走路”了呢

  只是由”散步”沦为”走路”,对于人,已成了日落西山般的无奈,成了对于啜饮而不得不独吞的苦酒……

  然而,走路也不是永恒的。

  一位早逝的港星在影片里说:有一种无脚鸟,它无枝可依,为了生存,只能一直飞呀飞,飞累了就只能在茫茫的风里睡觉。无脚鸟自然是无法一步步走路的,终其一生只能下地一次,只是这一下地,就跌入死亡之谷。如此伟大的无脚鸟,不已成为了沦落苦海的人类的绝妙象征么!

  悲观吗?自暴自弃吗?然却又有何用!我们需要的,依然是乐观主义。理想主义仍然是乐观主义的极致!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只能靠我们自己。”(《国际歌》)到了今天我们真是太需要国际歌的悲壮了。

  自然和社会何以会出现如此的污染?怎么办?果真如《寂静的春天》前言中所说:“清除污染最重要的是澄清政治”吗?

  人类的理想能够破灭吗?真的会破灭吗?人类真是宿命地要成为无脚鸟吗?

  果真如歌手刘欢在《从头再来》中所唱:“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吗?追寻或营建梭罗式的散步境界,能成为当今人类最重大、最恒久、最全球化的“真爱”。梭罗式的散步境界,关山千重,云遮雾障,追寻或营建之,其艰难不亚于新的长征吗?

  沐浴上世纪曙光的诗人郭沫若,屹立在地球的东方,以海洋般阔大的声音,唱出了憾天震地的伟大诗篇《凤凰涅槃》,呼唤新中国,如凤凰浴火而新生。为新生而浴火,因浴火而新生,尽管不易,然而,还存在别的道路吗?人类若没有自身的涅槃,不先行涅槃,又何以能使自己与自然共同涅槃呢?!能否营建成功梭罗的散步境界,在今天,难道不已全然取决于我们人类有无可能真正地涅槃了吗?

1.根据文意,解释文中画线句中加粗词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这句话中,作者将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置身于今天如此的环境,梭罗,你还能 “散步”依旧吗?你还会有旧日的散步心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假如梭罗能够活到今天,肯定也无法再坚持自己的“散步观”了。为了阐述理由,作者作了两个推理。请写出这两个推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中“涅槃”这个说法的阐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     )

A.为避免沦为“无聊鸟”,人类需要“涅槃”式的彻底改变。

B.要实现“涅槃”,人类必须有“靠我们自己”的悲壮决心。

C.“涅槃”,是为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并不为“澄清政治”。

D.实现“涅槃”的过程是艰苦的,我们不能畏惧这过程中的艰难。

E.“涅槃”即“浴火重生”, “浴火”就意味必须毁掉现有的一切。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表是广州某学校气象小组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4日的观测记录,据此完成(1)--(2)题。

日期27日28日29日30日31日1日2日3日4日
最低气温(℃)995722299
最高气温(℃)201712121213141515
小题1:这几天,广州的风向是(   )

A.偏南

B.偏北

C.偏东

D.偏西小题2:这几天,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A.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题型:单项选择题

呈椭圆形,两端稍尖的药材为()

A.山茱萸

B.吴茱萸

C.决明子

D.金樱子

E.益智

题型:单项选择题

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是指哪几个方面?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用NaOH再生时,阴树脂的理论碱耗是(),用HCl再生时,阳树脂的理论酸耗是()。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