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的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予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的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予肯定评价。这类现象叫(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印象

考点:心理咨询师考试理论知识心理咨询师三级
题型:单项选择题

已知,实数a、b、c满足|a+1|+(b-5)2+(25c2+10c+1)=0,求(abc)251÷a11b8c7的值.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关于碳水化合物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所有碳水化合物均可被肠道消化吸收

B.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寡糖、多糖

C.碳水化合物由碳、氢、氧组成

D.碳水化合物可和脂肪、蛋白质结合

E.碳水化合物的通式为(C6H10O5)n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甲系某国有公司经理。生意人乙见甲掌管巨额资金,就以小恩小惠拉拢甲。后乙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劝诱甲出借公款,并与甲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还送给甲好处费5万元。甲未经公司董事会决定就将100万元资金借给乙。乙得到巨款以后,告知银行职员丙该款的真实来源,丙为乙提供资金账户,乙随时提款用于贩卖毒品。在甲的催促下,一年后,乙归还 30万元,后来就拒绝和甲见面。甲见追回剩余 70万元无望,就携带乙归还的30万元潜逃。甲半年内将30万元挥霍一空,走投无路后向司法机关投案,并交代了借公款给乙、接受乙贿赂和携款潜逃的事实,并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将乙捉拿归案。乙归案后主动交代了行贿和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

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

题型:单项选择题

空气过滤除菌机理一般认为()的作用较大。

A、惯性撞击截留

B、拦截截留

C、布朗运动截留

D、A+B+C

题型:单项选择题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指()

A、身高(m)/体重(Kg)

B、体重(Kg)/身高(m)2

C、体重(Kg)2/身高(m)

D、身高(m)2/体重(Kg)

E、身高(m)/体重(Kg)2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