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限额设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限额设计以动态投资为控制对象B.限额设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下列关于限额设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限额设计以动态投资为控制对象
B.限额设计有利于提高设计方案的先进性
C.限额设计着眼于项目全寿命费用的节约
D.限额设计要求按分解的投资进行专业设计

考点:监理工程师(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建设工程质量、投资、进度控制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的“普世价值”:仁义

儒家是先秦诸子之一,其特点是以传经的方式传道。所谓“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即“六经”或“六艺”;所谓“道”,是指孔子、

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其核心是“仁义”。东汉史学家班固总结先秦诸子学术,即谓:“儒家者流……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上下两千年,中国社会千变万化,儒家学者也与时俱进,扬弃旧说,融会新知,各抒己意,流派纷呈,但万变不离其宗:仁义。“仁义”是历代儒家都认同的“普世价值”。

  “仁”与“义”,原来是两个概念:仁者,人也,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禽兽;义者,宜也,人应该怎样为人才符合情理。孟子始将“仁义”并称,以概括儒家的核心价值。他拜谒魏国梁惠王,惠王问:“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高见可以利吾国?”孟子答云:“陛下何必曰利?我只有仁义而已。”惠王问的是“利”,孟子却跟人家讲“仁义”,好像驴唇不对马嘴。其实,这正是孟子超越流俗的远见卓识。

  孟子所处的时代,七国争雄,互相攻伐,战争连年,不是“中国内战”,而是“世界大战”。各国的发展主题,就是富国强兵,开疆扩土。这也是梁惠王所关心的“利”,但对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处呢?无非是赋税更重,死人更多。孟子则主张:“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人民至上,而非国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所以他反对战争,说“春秋无义战”,说“不嗜杀人者能定天下”。他劝君王施行“仁义之政”: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然后好好办一些学校,教以孝悌之义,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长。如果能这样,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想到贵国来发挥聪明才智,农民都想来贵国耕田种地,商家都想来贵国做生意,各国痛恨本国君王的人都想到贵国来寻求正义。仁者无敌,自然而然就令天下归服了。用今天的话说:和平崛起。

  这在“以攻伐为贤”的各国君王看来,当然是书生之见,太不切实际,如《史记》说:“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事实上,不仅春秋战国,而且秦汉以后的改朝换代,都是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历史,用鲁迅的文学比喻:“吃人”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仁义”才成为历代儒家不懈的追求,将其视为超越国家存亡的“普世价值”。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纵观古今历史,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所谓“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皇帝变了,百姓依旧是百姓;所谓“亡天下”,却是“仁义阻塞”, 也就是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你吃我,我吃你,互相坑害,互相残杀。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保护“普世价值”不致被颠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份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就是由顾炎武这段文字演变而来的。但顾氏原意,“天下兴亡”不是“国家兴亡”,而是指儒家普世价值“仁义”的存废。当一个社会公然毁仁弃义,理直气壮地崇尚强权,赤裸裸地推崇暴政,这个社会就是乱世,用顾炎武的话说:亡天下。这不是预言,而是并不遥远的历史,如古人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成都日报  2011年3月28日)

小题1:下列有关“仁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仁义”是孔子、孟子所弘扬的华夏文明之传统价值的核心。

.“仁”“义”原本是两个概念,东汉史学家班固最早把“仁义”并称。

.随着社会变化,儒学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但其“仁义”的核心一直未变。

.在“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期,“仁义”思想被认为是书生之见,不切实际。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孟子拜谒梁惠王,惠王问的是“利”,孟子却大讲“仁义”,纯属驴唇不对马嘴。

.虽然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是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历史,但是历代儒家都没有放弃对“仁义”的追求。

.梁惠王所关心的“利”就是富国强兵,开疆扩土,对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好处。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指的是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份责任。

小题3:下列属于孟子“仁义之政”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好好办一些学校,教以孝悌之义,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长。

.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想到贵国来发挥聪明才智,农民都想来贵国耕田种地。

.商家都想来贵国做生意,各国痛恨本国君王的人都想到贵国来寻求正义。

.人民至上,而非国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

小题4:依据原文,联系实际,谈谈孟子“仁义之政”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题型:单项选择题

原发性肝癌极易转移的脏器是

A.肝内

B.肺

C.骨

D.脑

E.胰腺周围、腹膜后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签订固定总价模式的总承包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390d,合同总价为8500万元。总承包单位为了分散资金压力,在与某分包单位签订的分包合同中约定:建设单位向其支付工程款后,其才向分包单位付款,分包单位可以直接向建设单位主张付款申请,如建设单位不予预付,分包单位不得以此向总承包单位主张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为了强化分包单位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总、分包双方还在补充协议中约定:分包单位出现质量安全问题,均由分包单位承担全部责任,总承包单位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施工前,总承包施工单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

进度计划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按此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土方挖掘施工中遇到地质勘探报告中未标明的地下障碍物,处理该障碍物导致工作A持续时间延长10d,增加人工费6万元、材料费4万元、机械费3万元。

事件二:基坑开挖过程中因边坡支撑失稳坍塌,处理及重新支护造成工作B持续时间延长15d,增加人工费2万元、材料费1万元、机械费2万元。

事件三:因突发罕见雷电天气而引起施工单位供电设施发生火灾损坏,使工作C持续时间延长10d,施工人员窝工费2万元,施工方施工机械设备损失5万元。

事件四:结构施工阶段因建设单位提出工程变更造成部分工程返工,导致施工单位增加人工费4万元、材料费6万元、机械费5万元,工作E持续时间延长30d。

事件五:施工期间钢材涨价增加材料费用价差12万元。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按照规定程序提交了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申请。

总、分包单位补充协议中质量安全责任的条款是否合法?说明理由。

题型:单项选择题

合理行动理论的设计是在人们意志控制下实际行动的()

A.认知

B.预测

C.推理

D.判断

E.评价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为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A.中 * * 党面对” * * ”造成的危难局面,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以上全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