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壁自内向外依次分为()、()和(),腔面衬以(),最外层有“C”状()环。

题型:填空题

问题:

气管壁自内向外依次分为()、()和(),腔面衬以(),最外层有“C”状()环。

考点:生物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题库
题型:填空题

对于乳腺癌,下列错误的是

A.容易向周围浸润性生长

B.容易向部属淋巴结转移

C.容易出现血行转移

D.浸润皮肤淋巴管可导致皮肤的桔皮样改变

E.浸润乳管可出现 * * 回缩现象

题型:填空题
阅读《话说核能》,完成下列各题。
话说核能
  能源是人类发展的根本保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当前社会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近3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依靠煤、石油和天然气,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物质文明。但我们在享用这空前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却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因为能源的开采、输送、加工、转换、利用和消费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进入21世纪,石油储量有限,能源供应短缺,世界能源正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开发和利用来源更为广泛、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已刻不容缓,更多国家把眼光投降了核能。
  核能俗称原子能,它是原子核里的核子——中子或质子,重新分配和组合时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能分为两类:一类叫裂变能,一类叫聚变能。
  核能有巨大的威力。1公斤铀原子核全部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约等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时所放出的化学能。一座100千瓦的核电站,每年只需25吨到30吨低浓度铀核燃料,运送这些核燃料只需10辆卡车;而相同功率的煤电站,每年则需要300多万吨原煤,运输这些煤炭,要1000列火车。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则更为巨大。据测算,1公斤煤只能使一列火车开出8米;1公斤裂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开动4万公里;而1公斤聚变原料可使一列火车行驶1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地球上蕴藏着数量可观的铀、钍等核裂变资源,如果把他们的裂变充分利用,可满足人类上千年的能源需求。在大海里,还蕴藏着不少于20万亿吨的核聚变资源——氢的同位素氚,如果可控核聚变在21世纪前期变为现实,这些氚的聚变能将可顶几万亿亿吨煤,能满足人类百亿年的能源需要。更可贵的是核聚变反应中几乎不存在放射性污染。聚变能称的上是未来的理想的能源,因此,人类已把解决能源问题的希望,寄托在核能这个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身上了。
1.文章最后一句话中的“这个能源世界未来的巨人”能否去掉?请你说一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原文内容说说科学家提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这一观点的理由。
【链接材料】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

下列哪个不是《徐霞客游记》的主要写作特点()

A.描绘大自然可以用真、细、活、热四个字来概括。

B.他长于用工笔画的细腻手法,对大自然进行详尽的摹写。

C.善用拟人拟物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比喻,使高山、怪石、幽洞、清风、流水都具有了生命,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D.徐霞客崇尚自然,受老庄哲学的影响颇深。

题型:填空题

累进税率一般适用于对( )的课税。

A.所得和财产

B.商品流转额

C.车船税

D.资源税

题型:填空题

香港人在就餐时讲究哪些习俗和禁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