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

A、王化云

B、张瑞瑾

C、李仪祉

D、张含英

考点:水利工程黄河水工程黄河水工程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物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 

请回答: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这场“民主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分别说说钱钟书先生表达的两层意思及其效果。

  一位华裔英籍作家翻译介绍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回国时想拜访一下先生,钱先生说:“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感觉味道还不错的话,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见下这蛋的母鸡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不能选用青霉素治疗的是

A.肺炎

B.胃痛

C.脑膜炎

D.外伤感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关于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的说法,下列( )是正确的。

A.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都只有一个

B.外模式有多个,概念模式和内模式只有一个

C.外模式只有一个,概念模式和内模式有多个

D.3个模式中,只有概念模式才是真正存在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国民政府抑制通货膨胀采取的措施有()

A、财政政策

B、黄金政策

C、外汇政策

D、存款准备金政策

E、再贴现政策

更多题库